孔子作为千古名师可以说是非常的出名。包括我们现在的教师行业,一切都是因为他而起。在从前那个没有被开化过的远古时代,是他挺身而出,为穷苦的人民开拓出了一条学习和不与禽兽为伍的路。
他的一生充满了漂泊和流浪,无数的君主曾经拒绝过他,无数的小人从迫害过他,无视的士兵从来追杀过他,可是他依旧没有放弃,他依旧在追求自己的圣贤之路,他周游列国到处求学,始终没有抛弃这个信念,他的门下弟子3000多人。没有一位离他而去忠心耿耿的和他一起求学,就算他的弟子大多也受到迫害,就算他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因为保护他所珍视的知识而死去。
那么我不仅要提问了,孔子的这一生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答案我认为是失败。
孔子从出生起就不是一个受人重视的人。他家道中落起身贫苦却依旧刻苦的追求学习,他曾经说过15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这是他的前半生。也就是说他15岁以前都在学习,从未放弃,也就是说他从出生到15岁这15年里他不曾荒废过自己一日的日子,刻苦学习得到了珍贵的知识,从这里可以看出他15岁以前是非常的成功的。在之后他就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大道。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天下皆以礼为标准的生活。然而现实的残酷一次又一次的打磨着他的信念。先从视图开始说。首先他从鲁国开始。先是以理要求士大夫们。而后又以礼来压制大臣们。结果造成了士大夫的激烈反对。贵族们争相把他赶出鲁国。这也导致了他的仕途不顺。
再然后,他去游历四国到了哪一国,他都开始有有说自己的儒家学说。要求国君以礼为本来治理国家,他坚信这可以把国家统治的万无一失,然而没有一个国君采纳他的意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理想可能太过于无法实现。
其次,往后说它的流派,随在流传到秦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动,那就是焚书坑儒事件,他的学说被拆散的支离破碎。几乎所有的儒家子弟都被遭到迫害。其原因就是因为过于理想化。他把政治想成了仁义礼智信的标准。触犯了大多数大臣的利益。所以,这是他失败的一点。再其次,在当时的那个社会里。礼是根本不能起作用的。他的决心过于强盛。从而导致了非理想不可实现的状态。
他把天下理想化,并且过度执着的去追求它,这是导致他失败的特别大的一个重点,他并不懂得与官场上的利益争斗和心术权谋。只是一味的要求国君按照他的方式来做,如果他可以把自己的倔强心态放下,这反倒是一个劝国君进行改革的重要好处。所以他失败的一点就是,无法放下自己的情绪。
在而后。他的性子太死,他认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唯有出仕。实际上他可以这么做,把自己的弟子分开散到各国去,游说自己的学说,让所有的人民都接受教育,让所有的人民受到知识的教养,这样他们不但会接受自己的理想,还会和他一起追求这个理想。尽管这个过程很漫长,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理想。这个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太过于急于求成。这又是他失败的一点。
综上所述,孔子失败的原因是:急于求成,无法放下自己的情绪。太过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