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君毕业后来到了这座城市,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每日公司和家两点一线,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在公司里同事们互相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微信、QQ、邮件,即使是面对面办公桌的同事,很多时候几乎一天都说不上一句话。偶尔同事有事情QQ弹他一下,他很想问问为什么这么近我们不能用语言沟通一下,但是看一眼周围静悄悄的办公室,除了键盘声几乎没有别的声响的环境,他还是默默的低下头,用QQ弹回了消息给对面同样低着头的同事。
上班不讲话,下班没有人讲话。一个人去超市,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健身,一个人默默的回家。合租的房子,大家回去了都关着自己的门,可能下班了都需要自己的一方小天地。A君只知道左边这户住着一个姑娘,偶尔见面了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斜对过的那个房间,应该是个男生,但是迄今为止在这里住了一个月,A君连他的面都还没见过。
我管A君叫做城市里的无声人。对了,上一个星期,他好像一共只说了不到十句话。
A君出生在西北的一座工业小城,一座全部由外来人口构成的城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A君的祖父辈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的来到这里支援大西北建设。由于这个地方的矿产资源丰富,他们便来到这里垦荒辟土,硬生生从无到有的打造出了一座城市。所以这座城市里如A君这般大的孩子们,都是从一个个厂矿大院里走出来的。
大城市的很多年轻人不理解所谓的子弟大院长大的孩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理解,就是那种一个院子里家家户户都能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感觉。邻里邻居真的可以做到远亲不如近邻,出去远方读书或工作的孩子,只要回到院子或小区里,从进大门开始一路和邻居们打招呼到家门口,可能都要用上五分钟到十分钟。
子弟大院的孩子永远不寂寞,从小到大都是那一群人,父母不在家就东家西家的去吃百家饭,永远不愁没地方打发时间。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很多人第一次面临人生的分离也不过是天南海北的去读大学,然而大学的宿舍生活和假期可以与过去玩伴的每一次相聚,都是新鲜而又值得期待的体验。所以,A君从来都不知道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小地方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长大后努力要去到大一点的城市,仿佛大城市才拥有生活,拥有远方,拥有诗和梦想。他们刻苦学习,然后考上大学,再然后去到了一个又一个灯红酒绿钢筋水泥的大都市。没有来到大都市之前,他们幻想中的大城市会带给他们更加丰富的生活和乐趣,他们期待着电视剧里那种精彩的人生也同样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和这座城市的交集仅仅存在在某一栋写字楼,某一个租住房,某一条每天上下班的必经路。这个城市太多的角落太多的美好和他们并无关联。城市所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新鲜感,仅仅是那么一瞬,那些初来乍到的欢愉过后,寂寞和孤单无日无夜的不侵袭着他们。
他们无法像本地长大的孩子,熟悉城市的每个角落,拥有遍及城里每个地方的家人和朋友。他们的周末和假期,是在游戏、综艺和肥皂偶像剧里度过的。他们除了工作中的同事,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偶尔参加一些网络上组织的线下活动,活动结束了,大家的交集也就结束了。活动中遇到的心仪的女孩子住在城市另一端,那么近却也那么远。
就这样,A君在这个城市一个人度过了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春夏秋冬。每年过年回一次家,看到留在小地方的那些同学们的变化。他们早早地结婚、成家、生子,考一个公务员或者做一个小生意,仿佛人生一眼万年般的被看透,父辈的足迹早早地为这些人踏出了人生道路,他们只需要复制就好。同学聚会上,他们惊叹着A君这些大城市回来的同学的眼界和见识,惭愧于自己的没有出息,遗憾着没有更努力去大城市闯一闯或者打拼一番。但是,酒过三巡杯盘狼藉后,他们有一个叫做家的地方等着他们,而A君却知道,这里早已不是自己习惯的那个地方。
刚刚来到大城市的那两年,同学聚会时A君常常会莫名的有一种优越感,毕竟是去到大城市能有大出息的孩子,和留在小地方的同学相比,可吹嘘的资本也多一些。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寂寞的滋味逐渐生长,他反而羡慕起那些同学的生活。每日无需赶一个多钟的公交或地铁,出门步行十多分钟就可以上班,早早下班可以享受家庭的生活。年纪尚轻有了家室,一家三口和父辈们聚在一起享受着生活本身的愉悦。而A君,多年来除了一份看上去很美好薪水也许还不错的工作,好像,一无所有。
一年,两年,三年,好几年过去,有过几段无疾而终恋情,有过那么一些来来去去的朋友,偶尔有聚会,偶尔独自出游。工作从城东换到城西,出租房从城南换到城北,还是没有学会做一手好菜,刚来的时候吃的外卖如今还在点。A君开始怀念家乡,然而家乡却遥远到仿佛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地方。
就在A君的思绪飘回家乡那一条条小路的时候,地铁提醒他即将到站。对了,今天,A君已经一天没有说过一句话了。望望车门外的人流,今天又要点哪一家的外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