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思考一下,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本来状态。在态度治疗中心,包容几乎存在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中,我们说我们存在的本质就是爱。我们不仅拥有肉体,还有寄居在肉体的中的精神所在,要学着从这个角度看待生活。当我们这样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明白,爱和快乐是不可分割的。包容会教会我们,不管生活的环境如何,我们都可以选择爱,而不是恐惧;选择平静,而不是矛盾。
在谈论包容之前,我们简单的探索一下我 们为什么不快乐。通过这种探索,我们发现不快乐是从哪里开始的,从而找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有些人认为快乐时依赖外部事物是。那么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我们的;“我们为什么不快乐”,的探索之旅。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金钱和物质的积累能让我们快乐。但问题是,我们积累的越多,想要的就越多。不管我们获得了多少,我们仍然会觉得好像永远不够似的。一旦我们开始从这个角度做一些选择,我们就会习惯性地人为,我们最终会找到自之外的、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感的某种东西。事实是,这种寻找最后往往以沮丧、愤怒、不快乐,甚至是绝望结束,而这也恰恰说明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对彩虹尽头那罐金子的追求,恰恰隐藏了这样一个事实:那道彩虹和那罐金子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对此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难以理解呢?
我们可以把不快乐,或缺少金钱和物质归咎于这世界上的许多诱惑。环顾四周,我们看到,比我们拥有更多的人好像比我们更快乐。于是,我们投向他人的怀抱,希望用感情来填补灵魂上的空洞。从追求物质到追求他人,好像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我们告诉自己,去外部追究答案的那部分自我也同样会告诉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让他人为我们的幸福负责。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那个对的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充实。
但是很快,我们就会发现自己陷入精神烦躁的状态,我们似乎困在这个漩涡里,无法脱离,于是我们会失望,会感到不快乐。因为这时我们才发现,不管是金钱、物质还是感情,都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确实,我们也会有快乐的时刻,但这时刻仿佛稍纵即逝。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被自己困住了。
我们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感到快乐?让我们一直追寻自身之外的那部分自我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能给它命名?那部分自我认为,我们真正的身份仅仅局限于肉体和个性。对于任何认为我们真正的本质是寄居在肉体之中的精神存在的想法,我们体内的那部分自我都嗤之以鼻。
我喜欢用“自我意识”这个词来形容如此关注外部事物的那部分自我。“自我意识”试图在我们生活中为自己的出现辩护,说它只是为了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利益;说我们的身体因为有它才得以支撑下去,否则我们就会冲到疾驰而来的卡车前面,或者忘记进食,或忘记保护自己不受外界伤害。“自我意识”会让我们相信,任何不赞同“金钱能够买来幸福”的人都不知道去哪儿购物。
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意识”让我们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里,如果不一直保持警惕,我们就会变成受害者。当我们信服这种受害论时,“自我意识”就高兴了,因为接下来我们就会把力量转交给它。“自我意识”最不愿意让我们知道的事情就,我们有另外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受害者。实际上,我们可以选择爱,而不是恐惧;我们可以选择包容,而不是固守痛苦、怨恨,还有批判。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自我意识”是如何把快乐、爱和内心的平静当作它的敌人,因为我们在享受这些状态的时候,也正是我们体会精神存在的本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跟“自我意识”提供给我们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当我们用爱的眼光去看世界时,包容就变得很容易了,因为接着你就会明白,我们毕生追求的答案可以在包容中找到,而不是“自我意识”认为的答案存在于生活的外部。
最糟糕的是,我们听到“自我意识”在我们心里说:快乐是无法持久的,所以为了获得真实而持久的快乐,我们最好转向物质现实。最终,我们渴望拥有快乐的愿望变成了泡影。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错了。肯定是某个人或某件事打破了我们的快乐。这是我们就想着我们最好还是找个人来当替罪羊。而“自我意识”的建议是,对于我们遇到的人,碰到的事情,我们要吹毛求疵,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是对的,而别人总是错的。
我们快乐或不快乐的程度,实际上就取决于我们对“自我意识”的建议的认可程度。想一想吧,每当我们挑剔他人、心怀怨恨,或固守责怪和内疚时,会有什么事发生。这些情绪阻碍了我们去感受爱、平静和快乐。不快乐的感觉被放大了,我们真的变成了吹毛求疵的人,进而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某些环境或人,并将我们的不快乐归咎于它。
包容是一个转换过程。在一念之间,我们可以摒弃必须向外寻找真正快乐的念头。简单的转换一下态度,我们可以把自己从“自我意识”的理念——为了安全,我们必须相信自己会时刻受害,必须要保护自己——中释放出来。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不再向外追寻他人或事物来为我们的不快乐负责。我们可以拥抱真正的“精神存在”本质,并且马上就能发现这才是爱、平静和快乐的源头。它和我们不过是一念之间的距离,并且不需任何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