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思辨与立场》作者:理查德·保罗等
如果你在生活中任何时候感受到了负面情绪,请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
不同于一般的讲述“批判性思维”的书籍,本书定义的批判性思维概念更广泛,比我们固有的认知有更高的眼界。这本书不仅仅讲逻辑思维,正确的推理有哪些,如何识别错误推理,这本书还教授思维技能,更倡导高尚的思维品格,正确的思维倾向,另外,作者阐述的模型和标准也有利于快捷度量出思维的高度。
“批判”二字不免让人感受到攻击性,常常被认为是负面的。但更准确的说,在这里“批判”是“分析”,是中性词语。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思维。读完本书,我们会知道思维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符合正确的逻辑推理。
思维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意识还包括情感和欲求。思维在人类进化的后期才形成,人类早期形成的情感、欲求根深蒂固,难以控制。思维、情感、欲求三者互相关联影响,我们只能通过控制有意识的思维来影响和改变无意识产生的情感、欲求。通过不断的练习,获得境界的提升,让具有深刻见解的思维成为本能。
文化蒙蔽,思维蒙蔽,这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自我蒙蔽,会使我们很容易产生偏见。我们永远都只是一个探索者,即使站在人类的角度,以人类最高的认知,我们对他人的定义,对世界的定义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
精选书摘
人的心灵有三个基本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让我们弄懂生活的意义;情感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欲求引发行动。
我们必须整合三个方向的思维:
1.我们必须变得理想主义(如此才能够想象一个更好的世界)。
2.我们必须变得现实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见事物本来的面貌)。
3.我们还必须变得实用主义(这样我们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朝我们的理想前景前进)。
人生中有两种力量最具魅力: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而心理完美就是将人格与思想力量有机结合,以道德良知升华思维的品格。
我们的潜意识的倾向往往就是提供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用一种真实的方式描述我们自己或这个世界。
当我们抱着一种提升自己思维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思维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进行深刻反思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者,在高境界思维的指导下,能够意识到大脑很容易忽视他人的权利和需求。他们认识到,若要理性和公正,就不能遵从自己的天性,而是要挑战它。
举个例子,考虑我们倾向于接受一知半解的学习结果这种现象,很多人对学习都是一知半解,我们学到一点然后就认为自己懂得很多。我们得到有限的信息,但是却做出草率的归纳。我们以其昏昏却欲使人昭昭。我们不加批判地接受我们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当我们的所见所闻与我们或我们所属团体的信念产生强烈共鸣的时候则更是如此。
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就是我们能够准确地重构别人的观点和推理过程,并能够从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前提、假定条件和思想出发进行推理。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新信息不断泛滥的世界,为了从我们日常生活的决策和思维中获益,这种泛滥的数据需要得到整理并对它们的有效性、价值以及关联性进行评估。
我们习惯性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我们国家媒体对国际事务的叙述。但是每个国家的媒体一般大都曲解他们国家“敌人”的思维并照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