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把手,顾名思义,在一个团队中,一人之下,多人之上的位置。
若论诱惑,卓实不小,一旦踢开上位者,岂不是金交椅就属自己;若说危险,自也不小,一旦被上位者盯上、踩死,岂不是万劫不复?!
前者,南朝刘裕,倚仗北府兵,先装孙子,再翻脸,干掉了继承老爸遗志,由二把手冲击上位的桓玄,左突右踩,混成了二把手,再举起北伐大旗,站到道义的制高点后,抛下大军,返归南方,急吼吼的冲上了一把手的位置。类似的还有宋太祖等,只不过赵匡胤的吃相,没那么难看,人家可是哭着喊着不干,“强行”被黄袍加身的。
后者,西汉霍光,历经三帝,官至大司马,权势熏天,主持废立皇帝事。汉宣帝召见群臣,有霍光在旁,就感觉“若有芒刺在背”,即便老霍没冲击一把手的意向,皇帝也有踩死他的冲动,好在霍光命好,没多久,善终于家,只是去世第二年,霍家以谋反罪族诛。类似的还有明朝张居正等。
当然,万事总有例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忠于职守的二把手,也是有的。
西周时期,武王死前,周公旦私下里,祷告上苍,愿以自己性命,换取武王的健康。武王去后,辅佐年幼的成王,更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尽心尽力,虽然落了个畏谗归封,但管蔡叛乱,周王朝风雨飘摇,周公旦毅然决然出山,以实际行动,充分证明了自己,身为二把手的忠诚。
只可惜,面对巨大的诱惑,真君子少见,伪君子太多。
西汉末年,出生于权贯宫内外的王氏家族,王莽虽身居高位,却节俭异常,谦逊惊人,无丝毫恶习——百官上门拜访,接待者为一身着粗布的老妇,诸官以为仆役,最后,才知此妇为王莽之妻。因儿子杀了仆役,命令儿子自杀以谢罪。这位被当世称为百年未见、千年少有的圣人,待到冲击龙椅之际,直接露出本来面目。
这才有了白居易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