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岂止不易,更难的是如何安放你所谓的尊严和自尊。
一、26岁能不能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路要怎么走?
20几岁的年轻人,理论上能不能想清楚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说追求什么?
但是这两个问题,我一个都没有解决。
二、看清的生活的本质
1、生活的底色是艰苦的。没有一种生活不艰难,没有一种人生的幸福不是建立在默默挣扎的基础上。或者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是安怡而没有太多辛劳,那么一定有人替你承担了那一部分苦难。
2、生活的常态是平凡。大概是鸡汤灌多了。曾经以为只要努力,生活便可与以往不同。现实是,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阶层地位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往往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当然我们的社会也赋予我们翻身的机会,但是很难抓住。比如,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有现在的大发展时期。读书改变命运的大好时期已经过去,读书最多能改变的是心态,这是大多数人的看法,实际如何?
3、越往后走,读书,越是一种奢侈品。如果坚持,意味着贫困的长时间继续。这是一个普通农家所不能企及的。农家的孩子不能享有这样的任性。
三、艰难的挣扎
有句话说,所有你当年受过的苦难,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我从未像那样奔溃过。当时立志离开。现在,它们是尘封的过去,是结痂的伤疤,不想提及。关乎荣誉、未来、当下以及现实的纠缠不清。
只是,从此,能够更坦然面对生活的坎坷与不平坦。或者坎坷才是常态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