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昨天是清明节放假第一天,我们一家人都睡到了自然醒,特别是孩子,他醒了躺在床上,我没有喊他起床,我和爱人出去吃早餐,买菜,各自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他人的打扰,这种感觉让我舒心,平静。
午饭后孩子过来让我在网上看篮球鞋,主动找我沟通,也是请教我吧,我其实也不太懂什么牌子篮球鞋好一些,怎么办,就陪着他看,看看这个店,看看那个店的评价,没有指导,没有建议。过一会儿孩子离开了,或许觉察到妈妈确实没有这方面经验,没有给他建议吧。我准备午休时孩子又来了,妈妈咱们到专卖店看看,试试咋样?他在找方法,希望自己买一双满意的篮球鞋。
好呀,那走吧!
爸爸你开车吧,妈妈同意了,咱们都去。
好的……
陪伴着孩子来到商场,我以为商场会有专卖店,转了一圈没找到,我就跟在孩子后面,像个跟屁虫,比他慢一点。开始这样做是无意识的,确实不知道他想看什么牌子,那就一改往日带着他走的做法,我也没有问什么,就跟在孩子身后两三步的地方,孩子拉着爸爸一会窜到这个店,一会窜到那个店,我静静地跟着,不知道他要做的是什么,也没有催促,没有追问,这样漫无目的的跟着,也挺轻松的,今天我不是主角,孩子是主角,到哪去都由他作主。孩子站在电梯口看了一会手机,给我看,“妈妈专卖店在这个地方呢,你知道怎么走吗?”
哦,孩子在找李宁专卖店,正好在我们旧房子附近,那咱们去吧。孩子有方法,有思路,在手机上搜索专卖店,没有让爸爸妈妈找,他和原来不一样了,或许是我刚刚看到,可能他以前这么做妈妈没看到没发现吧。
阿姨我试试这双鞋,43的。
……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贵呀?不想买?
是有点小贵,主要鞋子上的油印子不知道能不能洗掉呢,鞋子也不便宜,买回家就有小毛病,心里不舒服吧。
那不要算了,反正网上也有。
我,不想要了……
孩子迅速离开了专卖店。
回家后孩子又和我商量,妈妈那双篮球鞋挺舒服的,可以在网上买吗?我把过年的压岁钱拿出来300,你再拿300多可以吗?如果我期中考试成绩又上升了,你把我拿出来的钱再返还我可以吗?
孩子就这样和我聊聊,让我感觉有一双篮球鞋或许对他很重要,孩子喜欢打篮球,有一双舒服的篮球鞋是他希望的,他期待的,这双鞋是有点贵,也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为了给孩子希望和学习的动力吧,我答应他在网上买一双。
想想孩子,他也不容易,在学校或许有同学不理解他,不尊重他,不是每个人都是舒心的,可是他还要硬着头皮去上学。在家里呢,想买双自己喜欢的鞋,和爸爸说,和妈妈说,最后还是各退一步,让妈妈接受买下这双鞋。
当我陪着孩子看篮球鞋的过程中,我感悟到这些,当我慢慢地跟着,傻傻地看着,没有指导和建议时,孩子找到了他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感受到了陪伴的过程就是静静地听,静静地看,他有自己的选择,而且自己在给自己的学习加码。感恩焦点的学习让我觉察到这些,感恩孩子的信任,持续我的焦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