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儿子……
他从小就立志要参加奥运会,而且十几年来从不放弃,几乎尝遍了所有的运动项目,眼镜都毁掉了十几副,还是没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运动员。此时他已经是个20岁的小伙子。
但他仍不愿放弃奥运的梦想,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心灰意冷地去谋生活。这个时候,他反而瞄中跳台滑雪,一项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的运动。
通常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员,是从6、7岁开始训练的。他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竟然说要挑战这项运动。这成了大家的笑话。当然,也就没有什么人愿意教他。
他却不以为然,以为可以自学成才,凭着一股不愿放弃的勇气,一次次从40米高的跳台摔下来,终于有一次摔成了重伤,躺在医院动弹不得。
这下该要放弃了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他的字典里,就没有“放弃”这个词。他仍然热情高涨,想要再次尝试,再次挑战,直到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
如果这个儿子是你的儿子,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我想大多数父母,会像男孩的爸爸一样吧,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他、嘲笑他、劝告他、阻拦他……
但是,也一定有一小部分父母如他妈妈一般,在儿子追逐梦想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路上,不嘲讽、不劝告、不阻拦。
艾迪的妈妈,一次又一次,在儿子天真地说要去参加奥运会时给予温暖的微笑,或者递上一个可以装奖杯的饼干铁盒以示鼓励,或者在必要时偷偷拿出准备买货车的钱给儿子做训练经费。不管成功与否,她始终不言语,只是微笑地看着他去努力追逐自己的梦想。
这个妈妈让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上面这段故事来自电影《飞鹰艾迪》,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看完这部电影时,我想起春节回家的事儿。
年三十晚,我刚到家,行李都还没来得及放下,妈妈就开始催生的旅程。她擅自安排好了我的生活,让我春节后就开始准备怀孕,今年年底就生个鸡宝宝。
我在家住了5天,她就唠叨了5天,从头至尾,竟没给过我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爸爸的控制欲也很强,从迁户口、生小孩,到小孩子读大学的事情都帮我考虑好了。他也是从来不问我有什么想法,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了。
我在心里发笑,我都是30岁的人,我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计划。可是父母一辈从来不关心。如果我开口谈自己的想法,他们会大为光火,给我下一个叛逆的论断。如果我擅自不按照他们的计划生活,他们就会等着看好戏,待我混得不好时,于伤口处踩上一脚:“哼,让你不听我们的……”
在我父母这里,我仍然是他们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当我看到艾迪的妈妈,在艾迪背后,默默关注他、默默支持他,必要时再默默给予相应的帮助时,有落泪的冲动。
一个婴孩,从离开母亲的子宫开始,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起,他就不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像艾迪妈与艾迪之间那样,大概才算圆满吧。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想,这首童歌并不是说,让孩子蜷缩在父母怀抱里,做个温室花朵,或者延续父母生命的傀儡。我总认为,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是指做孩子的无论走到哪里,做任何喜欢的事情(不犯法为前提),无论成功与否,都可以昂首挺胸大跨步前进,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背后,有个叫妈妈的温暖笑容,他的每一次回头,都不孤单,都不落寞,都不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