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知易行难的感觉总是有的。
已经过了两个月了,我们的公众号一直停滞不前。近来我和好友每周见一两次面,在咖啡厅、家里,或者餐厅讨论着“创业大计”。首先,我们的范围选定在了旅行与英语交叉地方;后来,又延展到了到了时尚、英语;现在,话题圈定在女性与英语阅读。虽然范围在变,但还始终没有脱离出我们的兴趣圈子(头一次发现我们有这么多兴趣相投的地方)。
我的好友从事英文教学多年,现在转到某平台做线上英语教学。虽然不是英语专业出身,但这丝毫不影响她语言的专业性,她已经有了一大帮学员粉丝。之前也有做自媒体的经验,但是一个人苦苦支撑了三个月后,她打算做个调整。而我呢?和她想比,我不是教育者,而是多语言学习者,学习过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也希望继续探索语言学习的常规和非常规套路。
尽管我们兴趣相投,在某些方面还能互补,但工程似乎不能更进一步了。这两个月我们绕来绕去反反复复,实际的东西什么也做不出来。我起初认为是效率低,但今天刚结束的谈话让我开始反思。
虽然我们都能说好英语,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用一样的方式去学英语的:输入的方式不同,那么输出的方式也会不同。这也许让我们对于自媒体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分歧。
这个分歧,在我好友看来,是因为我不够“接地气”。
比如,我们讨论做英语教学。她的方案是,结合热点,拍摄短视频,让观众更能在现实中理解英语。我的方案是,从英语的100个最高频度单词出发,在白幕布前拍摄。
比如,我们讨论做时尚英语。她的方案是,做一些服装搭配,再加上情景拍摄,再同时做一些教学。我的方案是,图片再加上英语原版阅读,配上音频。
又比如,我们讨论原版的导读。她的方案是,尽量有自己的视角写一篇观感,用我们两个的经历、看法去吸引读者;我的方案是,导读不要太个人太情绪,把原著的空间留出来,作为一种桥梁的角色。
“接地气”的对面,大概是一种“高冷”吧。
我知道,我知道。我的提案,让她感觉似乎是绕着观众在走。
我不看微博不刷微信,不点热文不追剧,我的家没有WIFI,我出门可以不带手机,我找人喜欢打电话......
在选择“为别人做”和“为自己做”之前,我大多数时候都选择了后者。我知道,受欢迎的是被捧在哪里的;不受欢迎的,都被冷落在什么地方的。在深海里待久了,何尝不想看看波光粼粼的海面?但低氧的鱼,就是喜欢在低氧里待着。
所以,我朋友每一次都会问,
“如果我们做的东西,没有人看,那有什么意义?”
这个问题,太难了。
也许,
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群;
或者,
我们看到的是不同人群对面的——自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