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问题天天都多”?你是否觉得总是得不到答案?你是否甚至都怀疑自己会不会提问?
也许,你真的只是不会提问,导致你与“答案”渐行渐远。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乏欣赏美的眼睛。
同样的,每个人也从来不缺各种各样的问题,缺的兴许是那根能将问题迎刃而解的神经(思维),而已。
前BCG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日本前总裁内田和成通过“以终为始”的反向思维,提出“精准预测答案”——假说法来解决问题。
关于作者
内田和成,网上关于他的个人介绍不多,作为BCG日本前总裁的他,一开始和大多数人一样,只会埋头分析问题,淹没在“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的问题海洋里。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假说思考”,并籍此由新手菜鸟蜕变为总裁。
关于这本书
作者毕竟是以企业咨询为主,所以书中的案例亦同,那是否就不适合个人(基层员工)阅读?我并不这么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站在作者的肩膀上俯瞰全局,不仅能够看到自己和老板或领导的所处位置,并且还有机会能够模仿他们的思考和决策方式,这能使我们更加胸有成竹地面对职场,甚至如鱼得水。
以下主要提出三对比较关系,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封闭式问题vs开放式问题
由于我是“黄金三问”的死忠粉,加上我在一些平台上回答的问题总是用“是不是”、“能不能”、“对不对”这类封闭式提问,所以我曾一度认为,封闭式提问是不可取的。但是看了《波士顿咨询工作法》(下称“本书”)之后,我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原来“封闭式”加“开放式”的组合拳提问才无敌。
举个例子,有人问:我把牛津词典背完,高考英语能拿高分吗?
如果我用“黄金三问”中的开放式提问来破解的话,我会先思考“高考英语考什么?”(即考点、大纲),然后是“怎么考”(即题型),最后是“为什么这么考”(这属于“心理”层面,揣摩一下考官的用意)。
显然,这位朋友并没有思考过以上的三个问题,也许只是因为一拿到试卷,满眼都是生词,于是得出“词汇量不够,得背单词”的结论。可实际上,这并非根本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这也是本书的重点。从问题出发只会衍生更多的问题,且难以得到有效的验证,唯有站在答案的角度,才会得到答案。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基本面”得到答案后,我们就要进入“操作”层面。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提出问题vs提出假设
首先,这个问题很抽象,“高分”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标准。对于从没及格过的人来说,及格就是“高分”;可对于140分以上的人来说,“满分”才是“高分”。换句话说,“拿高分”是提出问题;“拿140分”是提出假设。
对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做事习惯,作者在序章的第二页(书中p4)就说道:“反观效率不佳的工作者的共同点,就是没头没脑地拼命搜集资料。至于何为因、何为果,也说不出所以然。总之,只要信息不充足,他们就没有办法做出决策。”
在作者看来,一直围绕着“问题”的思考是“穷尽式思考”,非但得不到答案,而且还制造出更多的“麻烦”(问题)。而“提出假设”的人则能够“在信息上不充足或是分析未完成的阶段,就有自己的一套解答。”也些人或许会觉得这不就是“经验之谈”,那我没经验的小白,拿什么来谈?
非也,因为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它不是什么《葵花宝典》可以代代相传。其实,我们积累经验的开始比你想象中的要早得多——自打出了娘胎,举手投足都是对陌生世界的试探,外界所有的反馈,都是宝贵经验的积累。比如,哭闹。当下我们想实现的目的是引起注意(即“问题”),那么“哭闹”则是我们孩提时期所能提出的“假设”。
作者说:“先提出答案,之后通过分析加以证明,而不是分析完问题点后才得出答案。”于是,我们通过实践得到:如果“我”一哭,爸妈就会过来抱,那“我”以后想抱抱的时候都哭;如果“我”一闹,爸妈就不耐烦地训斥,那“我”可能以后都学乖了。
简曰之,经验是在不断检验的假设中总结得来的。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上司vs下属
第一份工作时遇到的上司对我说:“以后,带着方案来找我。”
一位老板让两位员工去巡视店铺,A员工回来之后,一问三不知;B员工回来之后,对答如流。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前,我可能会说“要带着问题去思考”,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会说“带着假设去验证”。
前面说到,不能只是用“开放式提问”,而是“组合拳”。如果总是一味地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那么极有可能会问出个“盘丝洞”,把自己困在里面。如果两种方式搭配着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比方说,“老板会不会是想了解客流量?”,“会不会想了解销售情况?”还是说“店面的情况?”,你带着这些假设去巡店,再回到老板办公室的时候,你就会“验证”——除非老板很无聊或者想给你穿小鞋,否则的话一定会问问题,并且让你提建议(方案)。
换句话说,当你形成“假说思考”的习惯时,你也就离你的上司更近了一步,因为你逐渐能够像领导一样思考了。
推荐:我们不妨始终用“假设”的心态来预判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意图,然后通过阅读“验证”,看看你的“假设”是对了,还是有所偏差。不过,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对错不是目的,验证假设才是思考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