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骂潘金莲婊子的人,是社会公敌!

要说潘金莲,她婚内出轨,谋杀亲夫,勾搭女婿、小叔子,善妒,偷情,按照我们的道德礼法来讲,她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婊子,可是并非有人生来就是下贱的。有谁想过婊子的背后是什么吗?

— 道士

壹:潘金莲和武则天

有位叫刘震云的先生曾经在他的文章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很有名得到几个女性,比如说杨玉环扒灰(公公和儿媳),比如说武则天也是嫁了父子,还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可是在我们的诗歌、戏剧,在文学小说里面,他们都被当做正面人物来歌颂,而潘金莲却背负千古骂名,为什么呢?因为前面几个,加上了一个因素——政治。

如果说潘金莲成功勾搭上了武松,一起参加了农民起义,那么可能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故事就只有《水浒传》一个版本,而没有《金瓶梅》了。

可是她没有,我觉得错不在她,潘金莲的错是武松,是张大户,是好色又不能好色的男人们造成的。


贰:还想挣扎一下

我们来仔细回顾一下潘金莲的人生,自幼丧父,九岁被她妈卖到一个叫王招宣的大户人家里学习弹唱,十五岁的时候,王招宣死了,她妈又用三十两银子把她卖给张大户,可张大户呢,偏偏有个厉害老婆,经常打骂潘金莲,张大户没有办法,这才将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当然这只是幌子,为的是方便潘金莲偷情,后来张大户死了,两人才被赶了出来在外面居住。

再说武大郎,潘金莲是十八岁那年嫁给的武大郎,这时候武大郎和他前妻的女儿都已经十二三岁了,就算古人结婚早,武大郎这时候起码都过了三十,还是一个标准的矮矬穷。

所以她后面勾搭武松,被西门庆一撩就到手,我都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潘金莲长的既漂亮,又会读书认字(在那时候),又会弹唱,如果她一辈子心甘情愿的守着一个老男人过日子,那我才觉得不正常。

我们来看潘金莲出轨的动机,无非是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究竟有多么可耻吗?

还有谋杀亲夫这一类的事情,设身处地的想,我们如果是她,当时能怎么办?当时是男权社会,又没有离婚,只能铤而走险,至于说礼义廉耻这些东西,那是体面人的,在“生存”的压力面前,她没有余力能捡起来。


叁:谁养的婊子?

《金瓶梅》第八回里面,西门庆与潘金莲好上了没多久之后,又看上了一个寡妇孟三姐,足足一个多月没往潘金莲家去,潘金莲急的又是送信,又是使唤丫头蹲守,还花了钱找王婆去问,可除此之外,毫无办法。

在第十二回里面,西门庆在外面包养了一个小姐叫桂姐,桂姐吃潘金莲的醋,要西门庆剪下她一绺头发来,西门庆怕潘金莲不同意,回家以后,叫她脱了衣服跪着,要拿马鞭子打,潘金莲怕了,西门庆这才说,我不打你,我要你的一绺头发,然后“按着顶上,齐臻臻剪下一大柳来”。

我们以往的人老是说潘金莲做的那些“丑事”有多坏,可从来没有站在潘金莲的角度想过,她做了那么多事,不过就是求“生存”或者求“更好一点生存”,如此而已。

她不像杨玉环、武则天这样,自己掌握过命运,她自始至终都是依附男人而活,只有把男人伺候高兴了,她才能活的好。

好比西门庆另一个小老婆孙雪娥,只是因为做饭做的慢了,就是一顿打,这时候,你和她讲道德操守什么的,见鬼去吧,操守谁不想要,但我先得确保我能生活。


肆:骂人者的丑恶嘴脸

这和我们现在很多人是一样的,很多人家里都是农村出来,买房花了老父老母几十年积蓄,一票人扯着嘴巴骂:“没良心,啃老”;

很多人常年在外,一年回不了老家几次,又有一票人骂:“畜生,你妈死在家里,烂了几天都没人知道”。

可是被骂的人也心里苦哇,一个月工资就那么点,十年都不一定买的起一个卫生间,我一天为了学习,为了上班,每天也是拼死拼活,我要结婚买房,要养儿上学,还要生病,我根本停不下来,停下来了就活不下去。

所以被撞了,我要碰瓷,要拆迁了,我要做钉子户,这和潘金莲变着花样讨好做她主的男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么?

只不过现在的社会盛产“房奴”,当时的社会盛产“婊子”罢了。

你再看骂她的都是哪些人?是那些可以三妻四妾的“道德君子”,他们和现在坐拥房产,骂别人买不起房“是你懒,你不够的努力”的人一样,是剥削阶级,是社会公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十月间的阳谷县,夜凉如水,当空的月色也如水,而那月下临窗而坐的妇人的心更是如水。 她的心里正漾着一汪春水。 她...
    幻小凡阅读 1,613评论 49 22
  • 最近偶看名著《水浒传》,感触极大。 初中时候看,最爱它的英雄气概义薄云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尤其对潘金莲勾引西门庆...
    高千钧阅读 1,746评论 0 6
  • 我爱我的夫,可我却为他意乱情迷,只叹,恨不相逢未嫁时。 ——宋朝寂寞闺阁里的女子,一个在迷惘中挣扎,在挣扎中沦陷的...
    文泉杰阅读 37,960评论 29 43
  • 文/病态心疗师 去年的冬天似乎来的更早更加凶猛。冬衣增添的也更加勤快。朔方的寒气却如锋利的刀剑,穿刺了群山阻隔,劈...
    谁家还没有个胖子阅读 576评论 0 3
  • 首先,介绍一个德国著名的绘本,《发脾气大叫的妈妈》,虽然简单浅显,但从孩子角度展示了当父母发脾气时,孩子的心理过程...
    番茄猫猫阅读 851评论 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