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虽然“迅速成功”绝对不可能,快速入门绝对是有可能的——这很容易理解吧?
而且,很多人可能没有认真想过:
快速入门不仅绝对有可能,而且绝对必要!
之前的自己,基本没有快速入门的概念。自从订阅专栏之后,自己已经改变巨大。现在回首之前的自己,简直有点不敢想象。原来的自己是那么的蠢,同时又是那么多自以为是。
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然后迅速掌握他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屡试不爽。
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识”之后,立即行动。持续下去,自己就很快从平庸的人,变成优秀的人。
那么,设计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其实,只要记住两个词就可以了:
简洁
留白
人生何尝不是呢?“简洁”“留白”同样也是可以作为指导人生的准则。任何看似复杂的事情,都有简洁的解决之道。无论多么忙碌,都要给自己“留白”。用来发呆、思考……调整人生的轨迹。不懂“留白”的人生,往往越忙碌错的越远。
不得不感叹:“英语”真是一个绝佳的、经典的“大面积社会化学习失败”案例。我们从小就开始“学”英语,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本科4年,一晃16年过去,尽管天天“学”,但就是坚持不用!若认真地问:“你们为啥光学不用呢?好奇怪!”他们的回答一准儿是相同的:“没有环境!”哈!这太荒唐了,就好像没有厕所就不小便了一样——这个类比可能有些不雅,但非常精准。
这段话句句戳心。我就是那些“坚持不用”的人中的一员。从今年开始,自己一定要用起来。
有了最少必要知识之后,就要把英语用起来——掌握一门外语用来干什么呢?天天用来获取一手信息还不够吗?
之前总觉得现在学英语没有什么用。等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学。结果就是……自己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学英语,到现在没有学出什么名堂出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信息社会,单单“天天用来获取一手信息”这个理由就够了。不学好英语,只能获取二手、三手甚至四手信息。处处限于被动。
长期以来档住你的只有一件事:
你居然以为自己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
的确,自己之前就是在“以为自己一上来就能做得很好!”这个巨大的坑里跳不出来。现在从这个坑里跳出来,才发现天广地阔。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
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反复练习,观察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反复练习……这是学习一切技能的必需过程——关键在于:
尽快开始这个过程
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平静的接受自己的笨拙”“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这些话可说是人成长过程中的至理名言一点都不为过。如果早一点得到这些话。自己的人生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不过。现在知道也不为晚。
判断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大与否,就看他在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是否能持续去做……
绝大多数执行力差的人,特点是一模一样的:但凡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值得显摆,或者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了——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形象”(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而一旦遇到可以用来显摆自己的东西,他们就会一生只关注那一个东西——非常“专注”。于是,进步对他们来说天然就是不可能的。
自己之前就是因为怕“被别人鄙视”,所以总是畏首畏尾。很多事情不敢大胆的去尝试。现在正在逐步摒弃这种贻误人生的错误观念。
“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绝对是一切失败者的墓志铭,甚至可以干脆改成“也许我不适合来到这个世界吧”(有的时候,刻薄一点会让自己更清醒)。
“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就是自己之前经常所思所想所说。所以导致自己之前的失败的人生。
若不开始行动,一切都是虚无。所以,要尽快开始:要尽快开始那个过程;要尽快度过那个过程。那么,应该如何尽快度过呢?
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就要专注于改进了。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存在,尤其是别人的看法。要关注事实,不要关注别人的看法。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不准确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那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他们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样,往往并不准确——多么简单明了的事实啊!
有一个像魔法一样的现象:
当你专注的时候,时间会飞速流逝……
所以,“专注”事实上是“尽快度过那个(笨拙的)过程”的核心方法。
对于这一段话,任何评论都说多余的。唯一聪明的做法就是:原原本本,一字不改的落实——持续践行。
补充:
对李笑来老师录音曝光事件的态度,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人依然挺李笑来,另一类人扼腕叹息,追悔莫及、甚至热嘲冷讽,将李笑来说的多么不堪。
其实吧,李笑来只是把现阶段币圈的真相说出来了而已。他不说出来,难道就不存在吗?自己被套牢了,埋怨李笑来、甚至骂李笑来,有用吗?都是成年人了。选择是自己做的。如果说错,主要错还在自己。当然了,还有一部分人一直把李笑来当成完美的偶像。心目中的神。出现了录音曝光事件,心理接受不了。其实吧,这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相信经过这事儿之后,再选偶像的时候会慎重很多。我个人看法,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应该过于热切的去给自己找个偶像。更应该做的事情是跟自己对话,与自己握手言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这远远比把时间花费在骂李笑来或者挺李笑来上面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