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咏蛙  

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当时毛泽东初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就读,刚从乡下来到城里,颇为鲜衣怒马的城里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毛泽东写诗以明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七绝·赠父诗

1910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

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了他的要求。

在离家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四言诗·《明耻篇》题志

1915年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五月七日:该天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


杂言诗·意志之锻炼

1917年

夫力拔山气盖世,猛烈而已;

不斩楼兰誓不还,不畏而已;

化家为国,敢为而已;

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


杂言诗·河出潼关

1917年至1918年

河出潼关,

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

风回三峡,

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