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本该一小时的作业,孩子还在磨蹭中,于是愤怒的情绪飙升,从低声数落到狂风暴雨,结果以猛烈的对垒结束。于是懊悔的心路历程又开始了。这并非本意。我想我们的初衷是想让孩子知道珍惜时间,提升效率,结果是孩子的逆反、对抗。却成就了在情感上的互相伤害,结果事与愿违!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本能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动起来了呢?答案是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只看到自己关心的变量,比如只看到了时间,而万事万物并非如此简单。那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当有不通想法,有质疑的时候,首先调整情绪,告诉自己孩子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这是一个亲子连接的机会。因为当我们用不良情绪产生对话或者互动的时候对方是能够感觉到的。当然有时候实在控制不了,那么就隔离,让自己冷静后再探讨。如果在那个应激的当下非探讨不可的话,那就表达自己:事实+感受+希望+原因。其次用好奇代替定论。毕竟建立好的联系是施加影响的前提。先去了解发生了什么。多提问。最后根据对方的表达找到正向意义和适时引导。约定行动计划,里程碑和奖励。这其中始终贯穿的是对孩子的信任,相信孩子有能力面对。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东西,就如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今天早上因为起床晚了,孩子有些着急,想到老师昨天说今天大家要早点去,因为要英语考试,晚到的人时间可能不够。他直接跑过来对我说,希望我先不要吃早饭,去把充电的电瓶车先拿到我们楼下,然后把他早点送到地铁站,我再回来吃早饭。这件事中我看到了,当孩子觉得事情重要,自我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会想到办法。而我们平时总是为他安排这安排那,就剥夺了孩子自我承担责任的机会。那么也就少了很多创造力。
我自己有感觉的是,早上当我感到很着急,让他快点出发的时候,他反而不着急。而当他着急的时候,我反而不着急,因为我觉得一切他都会把控好的。所以分清谁的责任很重要。让孩子多一些自己的掌控感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的学习是:学会放手,相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