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信念是真的。
这是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的后记中提到的一句话。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信念不是真实,而是对真实的判断,基于你主动或被动的学习和经验。
但当信念遭到冲击的时候会怎样呢?
放弃固有的信念,拥抱新的发现?愤怒、抱怨,认为世界不该是这个样子,并收集各种证据证明固有的信念才是真实的?或是犹豫、纠结,滞留在矛盾之中?
每一天,我们都在经历这个过程。尤其是在亲密关系当中。
这本书,就是一本亲密关系的指导手册。
亲密关系,和亲密关系中的人,就像镜子,映照出身处广阔世界中的,我们自己。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
作者:克里斯多福·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7.8
克里斯多福·孟,是一位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这个身份有些让人怀疑:成功学?心灵鸡汤?洗脑术?
不过,心灵鸡汤只会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却不能给出实际操作的方法。但这本书,可以。
另一位头衔有些让人怀疑的作家,本书译者华语世界首席心灵作家张德芬女士,在推荐序中说:“这是少数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因为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宝训其实都在我们唾手可得之处。”
《亲密关系》是否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能够带来问题,这不需要探讨。无论父母子女,情侣夫妻还是亲戚朋友,总要面对无数的问题。简言之,人际关系当中,总会出现问题。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亲密关系?如果亲密关系总会带来痛苦,那“蛰居族”、“无缘死”的社会,为什么不令人羡慕呢?催婚催生,又有什么意义?
我目前住的地方临街,常常能听到外界传来的争吵声。右边马路传来的,多是陌生人之间因车子刮蹭等事故的争吵,左边小区内传来的,多半来自于亲密关系。有男女之间的,也有一大家子人的,偶尔也夹杂着孩子的哭声和尖叫声。
还有一种问题,是我听不到的。冷暴力不产生噪音,却同样带来痛苦。
我们当然不是为了追求这些愤怒、痛苦、难过和争吵才需要亲密关系。我们需要亲密关系,是需要随之而来的归属感、价值感、以及爱的感觉。
当亲密关系并不能带来这些感觉呢?我们会觉得,不是亲密关系出了问题,而是亲密关系中另外一方出了问题。
是某个人的错。
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是谁的错?
为什么亲密关系能让我们痛苦?
这来源于一个信念:只有满足了特定的条件,才能获得快乐。
这个条件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体验。我赚到一千万就会快乐;我找到了爱人就会快乐;我买了豪宅豪车就会快乐;我的孩子成绩好我就会快乐……
或者是这样:我老婆不唠叨我就会快乐;我妈不催婚催生我就会快乐;我男朋友不打游戏我就会快乐;我的孩子不离开我我就会快乐……
为什么?我们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会让你不快乐?通往快乐的条件到底是什么?
我们来换个方式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某个条件会让你快乐。
这来源于另一个信念:我是不完整的/不够好的/无价值的……我是匮乏的。因此,我需要足够的钱/名声/爱/赞美……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
亲密关系,让我们可以正当的要求对方满足这些需求。满足需求会带来快乐,而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痛苦。
但这种痛苦,真的是伴侣(姑且用伴侣来代表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的错吗?
痛苦到底是谁的锅。
痛苦的感觉让人排斥,当我们感受到痛苦的时候,会思考痛苦的原因。为什么痛苦?怎么才能不再痛苦?
不停下雨也会让人痛苦,但我们未必会责备雨,反正责备也没有用,该下雨还是会下的。可伴侣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是伴侣让人痛苦,我们就会责备自己的伴侣: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姑且不考虑物理伤害,比如,你的伴侣打了你一个耳光,你的脸很疼。那么,伴侣的行为如何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作者总结了三种让人恼火或焦虑的体验:被遗弃、不配得、心碎。它们可能同时存在,但某一种居于主要地位。
被遗弃的体验:恐惧、孤单、迷失、孤立、被排斥、没有安全感或归属感、凄凉……
不配得的体验:内疚、失败、不够格、微不足道、不重要、无价值、愚蠢、没用……
心碎的体验:悲伤、失望、绝望、无助、被背叛……
也就是说,伴侣的行为激起了我们的这些体验,而这些体验让人感到痛苦。
这种体验不是这件事初次带来的,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们曾经多次体验过相似的感觉。伴侣的行为,只是让我们再度“想起”了这种感觉。
作者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人,是你情绪不适的起因。起因仿佛沉睡在你的身体里,只是伴侣的行为叫醒了它。于是我们认为,是伴侣让自己痛苦。
我们开始反击心中的痛苦。
如何应对痛苦?
通常来说,应对痛苦的办法有这几种:攻击、撤退、被动攻击。每一天,我们都能够在自己或别人身上见到。
攻击非常常见,比如愤怒发火,指责对方,要求对方改变行为。而被动攻击虽然表面上没有攻击性,但仍能通过自己的表现,表达对对方的愤怒,比如冷暴力、冷嘲热讽、悲伤难过让对方愧疚等,最终,还是希望对方改变行为。
看起来,撤退是最没有攻击性的行为。我们没有对伴侣做任何事,这件事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可被压抑的痛苦还在,并将一直积累,直到爆发。
就像那个因为老公挤牙膏总从中间挤而离婚的例子一样。生活中远不止挤牙膏这一件小事,只是可怜的牙膏刚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可是,应对痛苦的方法,可以更多:
1、(以攻击或被动攻击)要求对方改变行为
2、(撤退)直到忍无可忍,愤怒爆发或关系破裂
3、解决痛苦本身
如果伴侣的行为,不再让我们感觉痛苦,问题就消失了。
这里,作者多次用到一个词:臣服。
我不喜欢这个词,或许“接受”更合适。臣服像是在说,你需要臣服于伴侣。但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臣服”于现状,也就是完全接受目前的事实。
不要抗拒被遗弃/不配得/心碎的体验。它们之所以让人感觉痛苦,是因为我们不想要这些体验。若是不认为这些体验是“坏的”,接受它,它就只是一种体验而已。
不觉得这些体验很痛苦,它们就不痛苦。
哪儿来的痛苦:解决问题本身。
哈?说得倒是轻松,就好像是在说:“你只要不生气,不就不生气了吗?”事情有那么简单?
没那么简单。
让痛苦消失的第一步,是觉察。作者提供了一个问题清单,让我们更有效地觉察自己的内心,也觉察对方的内心:
1 我想要什么?
我想要自己是正确的/快乐的/赢家/好人/爱……
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我们真实的需要,是希望自己永远是对的,还是享有更好的亲密关系?
2 有没有需要澄清的误会?
有时候,我们的负面体验,来源于自己的假设。
比如,伴侣总是不主动联系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真正让人痛苦的是什么?
是没收到伴侣的联系,还是不主动联系说明伴侣不关心自己?
不主动联系,真的能说明伴侣不关心自己吗?有没有其他的解读呢?
3 我表达的情绪,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心理学书籍中常常会提到,人们很难区分情绪和想法。
比如上面的例子,伴侣不主动联系自己。
“你从来都不主动联系我!你根本就不爱我!”这是想法;而“没有收到你的消息,让我觉得伤心/恐惧/生气……”这是情绪。
想法未必是真实的,而情绪是。
4 我或伴侣的情绪,是否似曾相识?
来吧,探索一下这种情绪的历史。也许我们没办法想起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情绪是什么时候,但大都可以想起某些感受到这种情绪的经历。
比如“不配得”的体验,就可能来自于:
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老师的否定/朋友的嘲讽/考试失利/工作失败……
如果无法察觉伴侣的情绪,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沟通,让伴侣分享自己的情绪。
5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卡尔·荣格有一个观点: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
而最早构建内心世界的地方,是家庭。
这不代表所有的错,都是原生家庭的错。但我们需要找到信念的来源,然后才有机会改变它。
6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作者说,无论何种情绪,在你身上停留的时间都不会超过6分钟。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的,不过它实在让人振奋。6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然而当我们抗拒或者压抑这种情绪,它就会变得更持久,也更强大。
不要用恐惧回应这种情绪,只是感受它。
7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情绪上时,可能会感觉到自己被情绪所淹没。这种感觉同样让人恐惧。
好像我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也失去了对世界的控制。
为什么一定要控制?
8 我能否用爱回应这种感觉?
这看起来很难:将恐惧转化为爱。
我不想说什么感谢苦难之类的话,如果没有走出苦难,那苦难永远不是值得感谢的事。
不过,痛苦确实提供了一个机会,提供了一个化解痛苦,选择爱的机会。
当我们经过以上7个问题,来到这里的时候。想一想,如果出于爱,而不是恨,恐惧或报复,那该如何回应呢?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们会发现,尽管采用的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但内心的感受,是相通的。争吵好像一面镜子,伴侣说的话,只是那些话本身。而你对伴侣言语的解读,是自己对自己说的话。
我觉得我丑,所以常常觉得别人的话是在说我丑;我觉得我不好,所以常常将别人的话解读为是嘲讽我……有趣的是,被我解读为“嘲讽”的话,其实可能是夸我呢。
有时候,当我们不进入“防御状态”,对方也会停止了攻击。但也有可能不。
这样的话,就接受现状吧。这不是谁的错,只是现状如此而已。
如何接受痛苦?
就算现状如此,但我还是真的很生气/害怕/难过……好吗?哪儿来的耐心去考虑这8个问题?
在痛苦袭来的时候,请等一等,放缓呼吸,感受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情绪也会从身体上体现出来,比如:胸闷、胃痛、喉咙发紧,四肢颤抖,肩颈僵硬……
如果有这样的身体感觉,那就体会它。
体会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陷入负面感受的我们不是坏人,伴侣也不是。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好吧,我可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可是伴侣不会啊!他仍然认为是我的错,他责备我、冲我发火,要求我改变行为。看,他还委屈上了,好像都是我害他受伤了一样……他就不知道得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吗?
可是……
看书的过程当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这个问题在《亲密关系续篇》中得到了解决:
如果我不再希望改变对方,或许我可以不对伴侣提出要求,但面对对方的要求我该怎么办呢?接受现状难道意味着我要无条件答应对方的所有要求吗?
答案是:不。
可以拒绝对方的要求。如果伴侣因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愤怒,而这种愤怒被我们作为一种现状接受,并不因此产生痛苦,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这种拒绝不是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不是愤怒的报复也不是受害者的诉苦。我们并不是为了让伴侣痛苦才拒绝对方的,我们只是真的认为,拒绝是更好的选择。
对方的愤怒,也并不是来自要求本身,而是因为恐惧或受伤。满足某一个要求并不足以解决这种负面情绪,它还会回来的。
无论答应还是拒绝,都是出自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迫的。
也有人提出另一个问题:我不再对伴侣提出要求了,可是伴侣什么都没改啊!这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这样想,那这种想法本身就说明,我们对伴侣仍有要求。只是把“不要求”,作为让对方自觉改变的手段而已。
同样的,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也不能用来要求伴侣。这只关于你自己。
如果尝试过了,但仍然做不到……
那就做不到呗。不需要用“做不到的人无能”之类的信念来约束自己,也不需要因为一次或几次没有做到就认为作者全是扯淡。克里斯多福·孟自己也承认,经常有做不到的时候。
只是需要练习。即便一直做不到又有什么关系?至少,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从个人体验的角度出发,体验感受和思考原因的时间久了,真的能够改变对外界的投射方式。同样的事情,有了新的解读,也不再会唤起痛苦了。
这同时也存在反复,反复也没关系,已经做到一次了,何妨再来一次呢?
我想这也是这一类书籍常常非常啰嗦的原因之一,个人觉得日本的此类书籍尤甚,啰嗦到看不下去的地步。欢迎推荐日本作品来纠正我的偏见。
最后,例行(哪里来的例啊喂)送福利:
公众号:纸阅姬(zhiyuemeiwenhua)后台发送「亲密关系」,文内留言排名首位送《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及《亲密关系续篇:无拘无束的关系》两册电子书。
愿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