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语:石头的来历
中国石头文化
所以这个技术也是文化动力技术
放音乐(漂亮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1、一边想像着小时候的自己,给小时候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既疗愈,用石头链接内心深处的创伤)
2、现场晒这块石头(其实就是晒自己,为自己而骄傲,让更多的人欣赏自己,介绍小时候,美丽自信展现在他人面前)
指导语:这是一封写给小石头的信,也是一封写给内在小孩的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自己,这个没有长大的,并不是因为他不懂事,不是因为他不想长大,而是因为我们内心都住着一个需要被看见,需要被照顾,需要被感受,需要被体贴的这个孩子,它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随着我们在社会上经历各种人际关系,我们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它的存在,有些人甚至不接纳他的存在,不允许他那么弱小,不容许他有弱小的样子,有些人看不到他。但是此时此刻就在当下,我们借助这块小石头,我们重拾了我们的童年,重新拨开云雾,看见那个需要被看见的自己。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我们才有可能从那个起点重新出发,这封信是你内心感受的表达,是你内心的对话,所以非常珍贵,在当下也是非常重要的。
石头的故事(系列)
–––内在小孩
–––石头日记(连续写21天日记,每天观察石头有什么变化,每天你想对他说什么)
–––重要他人(指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老公孩子或者老领导等等)
–––未来的自己(你未来的样子,属于积极心理学方向。整合,期待,希望,从问题模式转向积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