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见人、出行、思考(悟)、随时记录
1、读书
博览群书,涉猎要广——提升文字水平,获得信息,储备素材
2、见人
见人产生故事和想法,即素材;最好约比自己厉害的人,或者有趣的人。
比自己厉害的人不好约,怎么办?
(1)付费约见
(2)研究他所有的东西,提炼精华,思考并理解,接近他,并成为牛人的助理(那不是约见了,那是常常见,偷笑)
(3)(讲一个故事)
有个身家200亿的大神曾经想见李笑来老师,但李笑来不见他。
这个大神说,如果我想让别人认可我,我就一个办法——他是怎么说的,我就怎么做。我把他的理念做到就行了。
他在2011年看了李笑来老师的书,书上说要记时间开销记录,然后他就开始记,一天都没断过。
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一支笔,随时随地都能看见他在记录或者写东西。
他说,我要跟那个老师在一起。他知道自己要做这个事,就去做了。
这个大神的习惯是,一定跟老师在一起。
3、出行
呆在家里是抓不到鸟的,鸟都是在外面。——水清亦有鱼
出行,可以见天地、见众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更多的感悟,感受过的东西从笔下流淌出来会更鲜活。
比如去过海边,你会知道海风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从海里上来晾干后身上是黏的,有生命力的文字才动人。
4、思考(悟)
鱼大大说他听过一句话:人人能想到的东西,不要轻易写,因为那往往不是最真实的答案,真实的答案还藏在没有想到的内容里。
美国科幻界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家之一奥森·斯科特·卡德,有这样一个观点——在构思人物时,千万别用未经深思熟虑的想法,也不要相信第一个闪现出来的念头。
因为,第一个念头很可能是陈词滥调;第二个可能也是。
奥森·斯科特·卡德的意思是,多思考多向自己提问,深入挖掘,试着找到更多的答案,最后找到更好的、令人兴奋的念头。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往往不是没东西写,而是思考不深入,或者不会思考,怎么办?
鱼大大举例子——
我们听过很多课,看过别人成功的方法,试着去思考,为什么TA要用这个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如果TA的方法不适合我,那我如何演练出适合我的方法?
小打卡里有位伙伴是这么做的——
对记录的小事和小感悟思考更深层的东西,比如: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反映哪些问题?如果是需要解决的事情,最佳方案是什么?为什么有如此感悟?
这位小伙伴觉得,这种思考方式很有意思,在深入思考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为以后积累素材。
如果不擅长思考也没关系,就像上面那样,先试着按照一定的逻辑/问题去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然后再慢慢提升思考能力。
而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不善于思考,而是没养成思考的习惯,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但想要成为一个深刻的作者,思考力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作者。我要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5、随时记录
特别重要!
人一天接受无数信息,产生数量庞大的念头,被不同的事情或瞬间触动,但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这样不仅使自己的思绪无法宁静,也丢失了很多写作素材。
学习感悟、见闻、心动的瞬间、灵感、新鲜的事物等等,都是素材,没有记录的好习惯,就会在写作时为素材犯难。
积累素材是一项长期且非常重要的事情,越早养成越好。这一点自己做得不好,分类整理是我的弱项,鱼大大的分类方法很好,先参考借鉴,动起来再说。
如果能做到以上5点,那么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作者。
除了鱼大大分享的这五点外,我用过一个很好的方法,非常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拆解优质文章。
拆解优质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剖析学习的过程,你会发现很多阅读时没有留意的点,比如:作者的逻辑、论据论点的安排、词句的用法、金句的使用、作者的立意、选题等等。
当你知道别人的文章为什么好时,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文章差在哪里。在以后的写作中,就能有方向地去补足。
另一个方法是,看到一个故事,去分析可写的点,一一记录之后收进素材库,用的时候调用即可。
但素材有了,如何展开并能写得深入,则有关思考力和自己的知识内存了。
所以,你看,读写思考不分家。
想成为优质作者的伙伴,以上就是方法,没有捷径,脚踏实地,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