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预学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在《致未来的教师》这条建议中从哪些方面落实“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的教育思想的?
《致未来的教师》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一些大学生和师范生的回信,回答了他们作为未来的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尽管苏大师的教育思想已过去七十多年,但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人具有时代性、先进性,时,读这一章条建议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
在教育教学中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在这一章中我读到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对学生有无限的“爱心”、“耐心”和“信心”,还要通过实践形成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及评分的次数。
一是无限的“爱心”,苏大师真正的将“人”放在了一切的首位,他对我们谆谆教导说:“未来的教师,我亲爱的朋友!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他阐释了教育工作的核心,这正是当代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展现的是苏大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和关切之情。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二是持久的“耐心”,苏大师告诉我们面对那些“头脑不开窍和性格执拗”的学生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一些,你如果对这些孩子没有信心,不抱有希望,那这些孩子真的是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生活的信心了。千万不要说出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要知道,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伤害到他们极其柔弱的心灵。苏大师说:“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而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他积累。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学生今天不会的,过三年才能会,那么我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穷尽的。”。可以看到教育过程中耐心是有多么的重要,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灿烂的绽放,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着他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些耐心,少一些责备和批评。和学生做朋友,帮他们解决一些切实的问题可能更容易让学生接纳我们。
三是强大的“信心”,苏大师说:“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当儿童心里有这股力量的时候,你就是教育的能手,你就会受到儿童的敬重。而一旦这种不能以任何东西相比拟的精神力量的火花熄灭之时,你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即使有影响儿童心灵的最英明、最精细的手段,它们都会成为死的东西。”。作为教师必须要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理解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尊重是教育成功的秘密。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难免会有错误发生,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更要多一份尊重,因为宽容和信任是教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桥梁,也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
四是合宜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可能在参加工作后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教学的问题。苏大师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只是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在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它的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譬如说,有一套很精致的钳工工具。它们都放在那里,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用途。可是,当人的手还没有接触它们的时候,所有这些工具是什么呢?是一堆金属——如此而已。这其中的每一块金属,只有到了匠师的手里,才能变成工具。教学方法也是如此。有了匠师才会有方法。即使是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很显然,苏大师指出教师光有理念还不行,必须要有自己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注意思考,必须加入自己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永远不能机械地照搬别人的思想和做法!任何好的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自己思考的“阵痛”,倾注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才能形成自己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五是评分次数。苏大师把评分视作外科医生最精细、最有灵性、最锐利而又不十分安全的工具。苏大师建议最好让他多在盒子里放着而不轻易使用。他认为,教师频繁给学生打分是一种教育修行,处于蒙昧状态的标志,它使一部分学生陶醉,另一部分学生受伤,在一个学期里,一个学生应该有几次评分,教师应合理安排。说到这里,我联想到了自己多年奉行的法宝——家长会上出示各科分数总评分儿,以此对学生在校学习做一个总评。现在想起来这一并不科学的评判窒息了多少孩子的自信。
教育是一个不断向内省的过程,育人先育己,高期待、细跟进,不要让自己的学识水平成为制约学生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