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宠爱的孩子,都是幸福的。
但是也要把握分寸,毕竟,宠爱过了头就是溺爱。
如果孩子出现下面这四点行为之一,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时给孩子太多没有原则的爱?
01、靠发脾气就能达到目的
发脾气是每个父母都会抓狂的事,甚至有的时候,娃根本就是无理取闹。
其中独立意识的萌发、执拗期等等成长中的必然阶段自然不能忽视。
但如果孩子得不到满足就大发脾气,而父母总是屈服,那么他慢慢的就会明白,哭闹和发脾气是一种要挟父母的手段。
这会导致三个恶性循环的结果:
1、外人觉得孩子很熊;
2、孩子学不会心平气和描述需求的能力;
3、家长找不到孩子发脾气的破解之法。
恶性循环就是,你越不想外人觉得孩子熊,你又没有其他办法控制他,就只好越没有底线的满足他。
02、从不主动干活,自理能力差。
被宠坏的孩子,自理能力大多都很差。
中国父母勤快和细心程度,绝对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孩子在家除了吃和学习,其他的事情,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因为爸妈早就打理好一切。
很多80、90后小时候,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经常帮爸妈做饭、做家务,但如今,十多岁的孩子都不会收拾屋子、不会整理床铺、不会自己洗衣服十分常见。
我认识一位妈妈,女儿大二了,因为大学离家近,每个礼拜都会回家,带着一个礼拜的脏衣服,平时无论自己干家务有多忙,女儿都不会主动来帮忙。
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懂得自理和做家务,父母舍不得和过度保护,助长了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
03、过于自私冷漠,不懂心疼父母。
毕淑敏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有一个懂得爱身边的人,懂得体谅自己的孩子,应该是父母最大的福气了。
我一好朋友,提起的初中的儿子,总是一脸幸福和骄傲,不是因为儿子学习成绩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特别懂得心疼父母。
有一次朋友感冒,躺在沙发睡着了,儿子见状,从房间里拿出毯子给她盖上,甚至打电话问爸爸,妈妈感冒了,吃什么药好......
朋友说:“看到孩子这么懂事,养育他的辛苦早就烟消云散了。”
然而生活中还有一些孩子,被父母的溺爱冲昏了头,从来不懂事情的难得,更别提理解父母。
这样的孩子觉得自己被爱是应该的,父母就该这样对我,从父母那里得到东西也是理所当然,父母全心全意的照顾,最后换来的却是责备与挑剔。
孩子表现出的冷漠和自私,恰恰是因为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容易。
04、可以随意拒绝父母
当一个孩子对“父母提出的合理要求”随意拒绝时,说明,你已经给了他过多的权利。
有些事,当孩子被告知要做时,根本不值得讨论是与否。
我们不需要征求孩子:你是不是想收拾你的积木?你需要告诉他:你应该收拾你的积木!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能总是选择我们想做的事。
你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我们都必须做家务来共同保持整洁。
我也不是很想做晚饭,但我做饭,是因为它是我需要做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不能做好“需要做”的事情,那他长大得觉得生活多艰难?
生活中有太多无趣的琐事,我们不能逃避,但是却可以改变看待它的态度。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应该给他们设定一些行为准则,让他在力所能及内做到最好,如果他违背了这些行为准则,他需要承担后果和责任。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
给孩子的最多的爱都不为过,但方式不对才是大问题。
如果借着爱的名义,逾越了为人父母的界限,爱就会演变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