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先生的文笔的确过硬,能将湘西的乡村风貌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经常能在脑中想象出这一般无法以言语描述的场景。沈从文先生用语言描述出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世界,文字功底的确很深。
话说回来,整本书营造的朦胧感,神秘感,在结尾体现最为明显:“这个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之余,还将文章的营造的氛围做最后的贯彻。
二老离开的原因太多了:他哥哥求婚翠翠失败,自己也深知不够弟弟傩送优秀,失望之下,亦可能是为了成全二老,驾船外出闯荡,却意外溺水身亡;同时,二老却误会认为大老的死是因为老船夫不守信用,出尔反尔。傩送认为:“老的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在湘西,不守信用是严重的人品问题,这也导致后来顺顺父子对老船夫的冷淡。
二老想回来的原因也不少。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傩送自身喜欢翠翠,之所以离开是那一系列的误会(说实话明明几句话就能解决的误会非要憋着不说,若不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实在是有点狗血);其次,傩送家里人也是接受翠翠的,老爷子明白儿子的想法,也没有棒打鸳鸯。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但二老人既在辰州,先就莫提这件事,且搬过河街去住,等二老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从这里就大概看出,顺顺基本认定翠翠是儿媳妇了。
从上面看来,傩送回来或不回来,都没有什么严重的逻辑错误存在。若二老回来了,当然就是圆满的大团圆结局,二老和翠翠成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也应了茶峒这个“世外桃源”的美好;若二老不回来,虽说留有遗憾,却更加切合作者表达的主题:
故事背景本是处于战乱时期,文中也多次提到翠翠与爷爷的生活贫苦,但小说似乎刻意淡化苦难的元素,重而突出人与自然的融合,变为一种古朴,淡雅的象征。同样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是自然的感情,祖孙间的亲爱,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爱,邻里的关爱。在这种情况下,不回来又变成了符合主题的结局。
胡扯了那么多,最后我也没有明确答案,但有趣的是,其实“回来不回来”,这句话本身拆开来读就已经有两种答案。
回来?不回来。回来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