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中国唐代大才女薜涛的故事。
这个薜小姐可是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相对于其他几位来说,她算是比较幸运的,没有受到太多生活的搓磨,靠着韦皋这棵大树,把自己经营成蜀中第一号的女人。
她十四岁前受父亲庇护,在家中抚琴弄墨,生活无忧。但其父病逝后,与母相依为命,生活陷入困顿。
以下是写她丧父后的情景。
冬日的成都大雪纷飞,十五岁的小薜涛站在门口,看着小巷子的屋檐下蜷缩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表情僵直,一动不动,也不知是死是活。
不远处,有几个身着官服的人正将一具已冻僵了的尸体抬上板车,风吹得更大了。
薜涛眉头微皱,低头思索着,要如何和母亲一起渡过这个严寒的冬天。
从前只知读书写诗,可父亲因出使南诏,染疾过逝后,她和母亲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待寒冬过后,是要找一份工作了。
第二年春天,就在海棠花盛开的时候,薜涛寻到当地的乐府要求加入乐籍,以表演歌舞,弹琴呤诗为业,相当于当时的文艺工作者。而这些本就是出身官宦之家的薜涛所擅长的。
当时的的乐籍是贱籍,且规定一旦入籍,终身就得从事这个职业,后代也得从事这个职业。但她太需要一份能养活自己和母亲的薪水了。
凭借着这份乐伎的工作,她的人生也开了挂。
薜涛八岁就会写诗,且通音律,人也美貌。工作期间,她有机会展现才华,也因此结交了许多唐朝的大诗人,如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可谓倾倒半个唐朝。
后因缘际会,结识韦皋,进入帅府侍宴,还当起了没有官衔的校书郎。
虽中间因做事不够沉稳而被短暂驱离,但也用自己的诗才,写下著名的《十离诗》,而重获重视。
回归后,韦皋一如继往庇护她,让她半隐半出,使得才名更上一层。
韦皋后来升任,她与继任的节度使关系良好,一直是西川府的座上宾。
经常出入官场,让她见多识广,眼界开阔,许多见解更颇具洞察力。
韦皋去世后,她对元稹一见钟情,可无奈元稹多才亦多情,终是一场空。
最后,她自隐于碧鸡坊的吟诗楼,度过余生。
在那个年代来说,女人能有一席之地,真的不太容易。
薜涛算是典型地把一手烂牌打成好牌的聪明人。
而且她也很长寿,据记载活到了60多岁。也有史料说她活到了一百多的,但应该是假的。
岁月长河的波涛奔涌向前,能留得下名字的人,尤其是女人,不过就那么几个。
而薜涛能居其一,绝不是一个偶然这么简单,只能说,这个女人,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