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波,一位“80后”副教授,在常年的教学过程中,为一届又一届大学生做过职业生涯辅导,总结出第一手的经验,将在其著作《别让高考成为你人生的巅峰:这!就是大学》中深入挖掘大学学习、交往、生活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不拘泥于常见的鸡汤观点,用反其道而行之的理解,为学子们提供另一种看大学的角度。
你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后于别人的?
香港作家陶杰曾经在《杀鹌鹑的少女》中写过一段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反过来说,很多人一步步落后于别人,也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时刻里,在这“普通”的一天天里,随意地拨动了命运的转轮,并没有意识到转轮指针所指的方向到底意味着什么。
苏米、李米和我是初中同学。初中的时候,苏米和李米因为名字里都有一个米字,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是若只是说是好朋友,那就显得情感太单一了,她们之间的友谊远比“朋友”复杂得多。
李米是班里出了名的公主。十几二十年前,家里能雇司机,专门送孩子上学的只有李米家了。不仅如此,李米成绩很好,人也漂亮,性格活泼,除了有点公主脾气,似乎算得上完美。
苏米不一样,她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初中入学的时候,苏米父母的生意刚刚遭到重创,尽管她的生活不算拮据,但是她知道和李米相比,自己很穷。苏米的成绩一般,留着一头男孩子一样的短发,又黑又瘦。
所以,无论是从内在条件还是外在条件来看,苏米和李米都不是一类人。可是莫名其妙地,她们就成了一块儿上下课的朋友。那时候,我经常能看到苏米睡眼惺忪地来上课,问她的时候,她只是回答:“昨晚熬夜背单词了。”苏米学习似乎很拼,可是成绩总是徘徊在中下游,李米则不一样,她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
我能想象,站在李米身边,苏米感受到的压力。刚开始苏米也只是嘻嘻哈哈,但她暗暗努力,却一直没有结果,自然会受到很大打击。
她慢慢开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常常看见,她坐在李米的身后盯着她发呆。她情绪化地对待李米,李米有所察觉,却还是坚持维护苏米,但这更是激起了苏米的嫉妒。
苏米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对李米的观察上。李米英语考试进了前十;李米收到隔壁班同学送来的情书;李米被老师夸奖了;李米又耍小孩子脾气了;李米嫌食堂饭难吃,直接倒掉了;李米学过舞蹈, 她又想去深造了……
其实苏米是个好强的女孩,她努力想要证明自己,不想永远做绿叶衬托红花,只是那个时候太小,很容易把别人的成绩错误归因。苏米把嫉妒、把对自己的愤怒全都转嫁到李米身上,她明知道李米上课的时候比自己认真,性格比自己开朗,心胸比自己开阔,所以才比自己优秀。只是在当时,她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把一切归因到李米的好家境。
初中结束后,李米顺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苏米的成绩刚够直升本校的高中。不过,不管怎么样,两人终于分开了,我劝苏米振作起来,好好准备,大学的时候,说不定可以逆袭。开始的时候,苏米信誓旦旦和我保证,自己一定努力,摆脱李米的阴影。
可是因为基础差,苏米要把成绩赶上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刚进高中,苏米确实很努力,她几乎和之前的同学断了联系, 专心致志学习,平时大家聚会,也没有见过她的身影。
临近高考的时候,李米突然和我说:“一直以来,家人朋友都觉得我就是个不能吃苦的小公主,为了证明一下自己,我放弃了高考,要去参军当两年的义务兵,体检过了,马上就要走。”
她的举动确实让我大吃一惊,可又在心里暗自佩服。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苏米,她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但随后苏米舒了口气,更像是卸下了包袱,她觉得在学习这条路上,自己终于不用和李米竞争了。
苏米拼尽全力考上了大学,虽不是名牌大学,但结果还算不错, 只是没了李米作为参照,苏米的生活陷入了混沌状态。她逃课、挂科、看没有营养的小说、追逐名牌、流连于逛街购物,大四毕业的时候, 因为四级还没考过,差点被延迟毕业。
我知道她一直视李米为对手,所以总用李米的近况鼓励她:“李米虽然没有去上大学,但是她表现依旧很好,经常拿奖章,你不是要追上她吗?别放弃呀。”苏米却在电话那头朝我大吼:“你管我干什么,她天生就是公主命,我怎么能赶得上呢? 别再拿她和我比较了,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比得上她。”
其实高中毕业后,苏米就开始拒绝联系李米,可她总是从我这里旁敲侧击李米的消息。我戳穿她假装不在意的样子,苏米拿着自己的理论企图说服我:“李米和我们这些平民不一样,她不用努力,一辈子就能衣食无忧,我们努力了,也冲不破固化的阶级,还折腾什么呀?”
李米似乎从没回头看过,她一直向前冲,在部队锻炼了两年后, 整个人变得干练又精神。家里帮她在政府找了份工作,她接触的, 不是发改委,就是宣传部,我们一帮同学看见,没有不羡慕的。
可是李米总说,自己的梦想是开一间舞蹈室。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和家人据理力争了很久,可始终没人支持。最后没办法,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和战友、朋友借钱,终于在北京开了一间舞蹈室,然后火速把工作辞了。
为此她的父母大发雷霆:“明明可以过得悠闲自在,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折腾!”李米没多解释,她只是告诉父母:“没你们支持,我一样能做好。”
李米的工作室开张了,规模不大,加上同行竞争非常激烈,连生存都很不容易。为了能做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学生,她自己搜集了很多资料,投奔很多老师,学爵士、学街舞、肚皮舞、学瑜伽……她练舞蹈的时候,对自己真狠,常常一口气练七八个小时,为了一个动作,和自己死磕;为了增肌减脂,自己学会做好看的减肥餐;为了宣传自己的工作室,自己学着剪辑视频、做公众号……在深夜刷朋友圈的时候,还常常能看到李米新鲜出炉的跳舞小视频。再看看苏米,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小公司做客服,工作没什么前途,她也没有过高的追求。几年前,她经家人介绍,嫁了一个老实本分的人,生了一个女儿,为了房贷、车贷、孩子上学奔波着。苏米还是常常和我联系,有时候会抱怨生活的平淡,感慨这个世界就是有钱人的世界。
苏米不再和我谈李米,可是李米在朋友圈子里太出名了。她创业的艰辛,她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某次聊天,苏米突然给我发来一段话,大意是说,她一直安慰自己,李米的成绩是因为有家庭的支持。
其实,她从来不敢正视这个比她优秀的人比自己更努力的事实。
机缘巧合,我们三人因为一个同学的婚礼,又见面了。李米见到苏米后,依旧热情,只是可聊的话题越来越少。
周围不断有老同学过来和李米打招呼,我在一侧旁观,苏米身材开始走样,可李米却比之前更加光彩照人。听说她的工作室越来越大,人气也越来越高,瑜伽节上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获得的奖项多得数不清,慕名而来向她学习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苏米神色尴尬,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中间她借口去趟洗手间, 却迟迟没有回来,李米去找她,不一会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苏米正在洗手间大哭。我们一直等她情绪平稳,才问出原来苏米的丈夫出轨了,两人正在闹离婚。
李米安静地抱着苏米,没有过多的安慰。因为晚上已经安排好了课程,李米先离开了。离开的时候李米悄悄和我说:“我知道这么多年来,苏米一直嫉妒我,我很想拉她和我一起前进,可她太封闭了,完全不接受我。走到这一步,我没什么可说的。”
李米走后,苏米和我去喝东西,她说:“为了见李米,我专门打扮了自己,结果看到她,又看看我自己,我才意识到,年轻时因为自卑,因为敏感和嫉妒,我放弃了太多的东西。现在看着她还在追赶自己梦想,而我呢?却还是庸庸碌碌。”
人和人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公平,就外在条件而言,有些人确实占据了先天的优势,比如家境、相貌等,我们听到太多人有意无意地提醒我们:“人家还没毕业,名下已经有了好几处房产,你奋斗一辈子,也很难在一线城市立足。”似乎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 有太多的先天优势让我们难以超越。
这样的观念随着我们尝试、失败、又尝试、又失败而不断加深。我们隐隐觉得先天条件似乎真的太强大,我们真的冲不破。于是别人的优秀变成了自己的路障,在自己该努力的时候,却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方身上,眼睁睁看着自己和对方的距离越拉越远。
就这样,慢慢地连我们自己都开始自我欺瞒:“我就是不行,我就是不如别人,我努力了也不过如此,一辈子混口饭吃而已,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累得人不人鬼不鬼?”一个又一个的借口下,我们为自己建造了一圈密不透风的围墙,包裹着自己的懒惰和颓废。到最后,哪怕是看到曾经和自己同一起跑线的人一个个超过自己,也慢慢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的现状。
反正我们有的是借口,最擅长自我欺骗,自我安慰。
苏米面对强大的对手,屡试屡败,然后开始自我催眠,自己先天条件就是如此,自己就是不如人家。她甚至把所有的精力和目光都放在李米的身上,目睹着李米一步步离自己越来越远,接着开始为自己的失败寻找更多外因。
当苏米遭遇人生重大困局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自我欺瞒轰然倒塌,没了自我欺骗的保护,她终于发现是自己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生活。
没人喜欢拿别人和自己比较,所有的较量归根到底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的比较。很多时候,我们看着自己一步步落后于同伴,其实隐隐也明白,我们最恨的不过是那个不争气的自己。
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但是在同一起点相遇的时候,我们总习惯在周围找一个参照物,对照自己的状态。其实努力后能不能超过对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直都在坚持努力。人生只有一次,可别在那些不经意的时间里一点点地辜负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