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作文课,打算给学生讲讲素材积累。因为改他们的练笔,感觉所用的材料单一,陈旧。
毋庸置疑,写作需要素材,素材从哪里来?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生活,二是来源于你的阅读。
首先,积累的素材要有生活的气息,语文的味道,时代和历史的气息。
说白了,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先说生活当中素材的来源。
首先,你要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景等,你要停下脚步,侧耳聆听自然,思考它们带来的启示与感动。
村上村树的《且听风吟》,一听名字就感觉融入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
当然,在观察生活时,还要学会感悟 。小感悟,就有小的喜悦,深刻的感悟,就是大智慧了。
而考场作文当中的乡村生活,底层小人物的生活 ,以及渐行渐远的一些生活等等,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关注,得到他们的青睐,所以,这方面的选材要多关注。
当然,我们的作文更要有语文的味道。
只是非常遗憾,因为我们经常背诵的诗文名句,经常默写的古诗词,却未能在作文当中出现 ,没有体现学以致用。
作文完全可以显摆一下你的积累,如要多一些的引号,引用名人名家之言,比如沈从文先生说……杨绛先生说……等等 。
素材的积累还要有历史的气息 。历史可以关注传统,关注经典,而传统和经典,一定是寄托在物件上面。
比如,一把古老的藤椅 ,一本破旧的家谱 ,一件精美的汉服 ……
还有,即将失传的木雕手艺 ,或者篆刻技术 ,还有街边的糖画也越来越少了……
他们不但含有一定的故事在里边,更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
有了积累的素材的方向后,接下来就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
素材库的建立,最好从自己喜欢的爱好事物入手。
比如说球类,棋类,琴类,植物,美食等,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抓手。
植物类可以选择相对珍贵,含义丰富的香樟树,合欢树,木槿花,蔷薇,薄荷等等,以此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此外,积累的素材,至少从三个方面,三个角度选择,不能在一个层次上。
确定好素材后,你可以搜集这个方面文章的名篇,名家名作,关于这方面的诗词……然后认真整理打磨,建立自己的素材库,成为这方面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