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闲谈:从老人故事,看独立行走有多重要

今天是重阳节,中午陪伴家中老人吃饭时,聊起了身边一些老人的近况,说起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身体与生活,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婆婆说起公公,之前总用养生壶熬各种药材,养生壶都熬坏了几个。后来公公查出肾萎缩,医生让他必须注意饮食,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吃,尤其是不能沾荤腥,这让他实在受不了。只要让他少吃一口,他的眼神与动作里就满是愤怒,仿佛遭受了虐待。

后来听说有人透析之后就不用忌口,公公也坚持要求透析。当时家人都极力反对,可他根本不听,说自己要活得更有质量。没办法,我们只能依着他。

刚开始,他确实过了一段好日子,终于能大饱口福。但萎缩的肾脏一旦依赖于外物,功能就只会逐渐衰退。最开始是每周透析一次,现在已经变成每周两次,无论春夏秋冬,哪怕刮风下雨,也得风雨无阻地往医院跑。

随着透析量渐渐增加,又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必须严格控水,要做到少喝水,甚至是不喝水。可公公还是管不住嘴,既想吃有味道的,又忍不住要多喝水。君生和婆婆劝了他无数次,他都不听,有时候还会偷偷喝水。我们看着他这样,心里真是又心疼又无奈。

婆婆提起一位亲戚,她从小就有肾炎,如今五六十岁了,身体却依然健健康康。只是这份健康来得不容易,她每顿饭只能吃半碗,基本上从来没有吃饱过,而且每天还得保证有一餐是无油无盐的。

还有一位亲戚,因为高血压突发中风,幸好送医及时,做完手术之后,他的恢复情况算是不错的。医生和家人都让他多练习走路,可他就是不愿意,一练习就“哎呦、哎呦”地叫疼,说躺着才舒服。躺着躺着,就更不愿意起来练习了。

每次洗澡,他都得靠别人在旁陪同。有一次洗澡时,不知怎么没扶稳,不小心滑倒在地,摔成了粉碎性骨折。这一摔,让他彻底失去了站起来的可能,连坐起身都成了奢望。

时间一长,他的老伴也渐渐没了耐心和精力照顾他,有时候甚至连饭都懒得给他做。他的小女儿心疼父亲,休假时回来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可到了离开的时候,他急得抓住女儿的手问:“你走了,我吃饭该怎么办?”

小女儿红着眼眶,无奈地说:“我不可能一直不上班啊,家里还得靠我挣钱。”

他又急忙说:“那让你姐姐过来照顾我,她总该有空吧?”

小女儿只好蹲下身,轻声跟他说:“姐姐也要过日子啊,没有人能一直陪着你。”

有时候,感觉有的人好像没长大的小孩,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家人就应该无条件照顾他,自己就能就此轻松了。可他们却没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指望另外一个人过日子。如果连独立行走都做不到,那生活注定会非常艰难。

每个人都在寻求依赖,可实际上,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成为可靠的依赖。如果反而要成为别人的“拐杖”,那日子该多么艰难,可想而知。

婆婆还说起身边不少人,他们也是因为“三高”导致脑溢血。可做完手术之后,每个人都咬着牙坚持康复训练,他们做梦都想要重新站起来。最后,真的有很多人克服了困难。虽然没办法完全恢复到生病前的状态,但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且每天还会坚持锻炼。他们的生活质量虽说不如从前,但身体状况也不至于变得太糟糕。

还有一位老年人,她失忆了,记不得身边的亲人,可依然能够独立行走,也能把自己的一日三餐照顾好。

婆婆说,很多老年人都是因为不小心摔跤,或者中风之后行动不便。一旦倒下了,如果不愿意再努力站起来,那往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难。

看看这些老人的经历,就能总结出一个经验:眼前要是吃不了一点苦,将来就只能吃更大的苦;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时期,就算后来再后悔,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总之,一个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时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哪怕身体不够健康,只要还能够尝试着站起来,那就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坚持锻炼,情况就会慢慢好转。

可一旦失去了行动自由,很多事情就无法自己掌控,身体也会慢慢变得衰弱。

人的一生,都是从年幼无知慢慢长大成人,会经历很多磨难与挫折。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要尽力保证自己独立行走的能力。就算不小心摔倒了,也要学会坚强地站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与掌控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