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前篇:【译记】2 捕食者:面对隐蔽的猎物 2.2 即使是轻微的改进也能有显著地作用吗?
今天的内容出奇的少。。。
3 加强版的伪装术
有些动物能够改变自身皮肤的色素沉着来匹配背景达到隐藏自己的效果。比如头足类(章鱼、乌贼那种)、一些鱼类、变色龙、蜘蛛等(注意这里说的改变色素沉着很大程度上是指动物能自主调控的主动过程)。然而,伪装术并不仅限于和背景看上去一样,还有一些技巧能削弱捕食者的侦查能力。
3.1 破坏性着色(Disruptive colouration,这个在翻译的时候没有找到标准中译)
许多有保护色的猎物,比如蛾子,在翅膀的边缘有醒目并且对比度高的图案,这看上去是帮助“打破”身体的轮廓的。Innes Cuthill,Martin Stevens和同事通过在橡树林树皮上安置人造的染色蛾子来验证这个“破坏性着色”手段的效果。这种人造蛾子是由死的黄粉虫和三角形的印有橡树皮花纹的纸质翅膀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见图3),那些印着和树皮花纹相似的隐蔽型的人造蛾子相比于印着单黑色或棕色翅膀的蛾子从食虫鸟的侦查中幸存下来的比例要高得多。然而,破坏性着色将存活率又抬高了一个档次:那些醒目花斑被画在翅膀边缘的蛾子(这种边缘的花斑能破坏猎物的形体轮廓)存活率比把同样的花斑画在翅膀中间而不溢出的蛾子存活率高得多。进一步的实验还表明,如果破坏性着色的花纹颜色和背景相比很醒目,甚至形成强烈对比,效果反而发挥到极致:彻底模糊了猎物的身体和环境边界,降低了捕食几率。
一点注解:在查维基百科的时候还了解到一些额外的知识。破坏性着色很早就被运用到军事上了——迷彩服就是典例,帮助增加隐蔽性。
破坏性着色依靠边缘的不完整的溢出样式的花纹来模糊物体和环境的边界线,能增强融入效果,这就避免了捕食者通过观察由于阴影产生的轮廓线来发现猎物。也许正是由于要避免这种阴影效果,所以选择深色显眼的块斑能更好的起到破坏作用。
其他常见的例子还有斑马、老虎的条纹。据维基百科说,这种破坏性着色的花纹在移动的过程中隐蔽效果比单纯地背景匹配模式效果更好(不过原因是什么我还没有仔细看。。。)
Tbc...
参考资料:Krebs J R, Davies N B.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ecology.[M].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1.
同时,所有图片来自于书本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