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和朋友在魔都古北的一家叫“鹿港小镇”吃饭,点了一个家乡的菜“三杯鸡”,吃起来和家乡的味道不一样,大概是因为配料变了吧。
小时候奶奶会做一道菜就是“三杯鸡”,这道菜的灵魂就在于在用一杯酒、一杯油、一杯酱油,自己家养的鸡,用木炭火慢慢的煨熟,打开后一股浓浓的香味让你就想吃上一口。
奶奶去世三十年了,家里也没有人做这道菜,没想到再次吃上这道菜竟然是在异乡,还是一个台湾餐馆。
三杯鸡是正宗的江西菜,而且还是十大名菜之一,现在“江西小炒”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在全国蔓延,但缺了这个主角。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赣州宁都的,就听他说起“三杯鸡”是他家乡的名菜之一,也曾经邀请我们去他的家乡尝尝正宗的三杯鸡。
宁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素有“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赣南粮仓”之美誉。
宁都是中原先民南迁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属纯客家县,现有130多个客家姓氏。
台湾的三杯鸡就是那些从大陆过去的人,为了让自己的乡愁得到释放而做的一道菜,没想到几十年后又回到开始的地方。
在江西宁都的大街小巷里,总能闻到一股勾人魂魄的香气。那是宁都三杯鸡特有的味道——酱油的醇厚、米酒的清甜与香油的温润交织,裹挟着鸡肉的鲜嫩,在空气中编织出令人垂涎的味觉密码。
相传宁都三杯鸡源于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其旧部为祭奠英雄,以家乡最珍贵的米酒、香油和酱油烹制家鸡,以“一杯酒、一杯油、一杯酱油”为配方,让香气随着升腾的炊烟传递思念。
这道传承数百年的客家名菜,用最简单的配方,诠释着最浓郁的乡愁。此后,这道饱含忠义情怀的菜肴在客家餐桌上代代相传,成为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慰藉。
烹制宁都三杯鸡,讲究食材本味。散养在山间的宁都黄鸡是不二之选,这种鸡肉质紧实、皮下脂肪分布均匀,经过烹饪后依然保持鲜嫩弹牙的口感。
烹饪时,先将鸡块焯水去腥,再下锅煸炒至金黄,逼出多余油脂,此时厨房中便飘起阵阵肉香。
随后倒入一杯自酿米酒,看琥珀色的酒液在锅中翻滚,带走肉腥;紧接着加入一杯酱油,醇厚的酱香瞬间包裹住鸡肉;最后淋上一杯纯正香油,让三种基础调料在文火慢炖中深度交融。
三杯鸡最让人叫绝的是整个过程不加一滴水,全靠米酒和酱油将鸡肉煨熟,成就其独特的风味。
经过文火慢炖的鸡肉早已褪去青涩,每一道纹理都浸润着酱汁的精华,在灯光下折射出玛瑙般温润的光晕。
牙齿轻触的瞬间,绍兴黄酒的甘洌便如春风拂过味蕾,而后老抽的醇厚、香油的馥郁次第绽放,宛如一支精心编排的味觉交响曲。
当晶莹的米粒裹挟着浓稠的酱汁在唇齿间流转时,饱满的谷香与醇美的肉汁水乳交融,让人忍不住一勺接一勺,直到瓷碗见底仍意犹未尽。
如今,宁都三杯鸡早已走出客家围屋,成为赣菜的经典代表。不久前在深圳的文博会上该菜品作为赣南客家菜代表参展并获得广泛关注。
这看似简单的三杯配比,承载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坚守。当我们品尝这道佳肴时,舌尖上跳跃的,是穿越时空的烟火气,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