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二男生,因厌学,每天呆在自己房间睡觉、玩手机。不和家长见面说话,饭都让放在门口,要求家长离开后才端进房间吃。房间已两个多月没打扫,臭味扑鼻。求助于老师,老师叫学生到家中看望并说都很想念他,而他却不见。老师曾亲自上门,他门也不开。家长因走投无路而找咨询师,要求上门给孩子咨询。
以上是李老师给出的一个案例,我先没有思考如果我是家长求助的咨询师我去还是不去的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最近网上火红的两个事件,一个是高铁霸座事件,一个是昆山砍人事件。我怎么感觉这两个事件与李老师给的案例有共通的地方呢?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好人“太好”所以坏人才会“太坏”。
是的,正是因为高铁上的“被霸座女”、乘务员和乘警还有看热闹的乘客都太好了,面对态度恶劣的霸座男只会好言相劝,才导致了霸座男得意洋洋地耍得一车人团团转却毫无办法。而且,据说,在这个霸座男面对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做了个象征性的道歉声明后,又假装坐在轮椅里阴阳怪气地出来恶心大家了;
是的,正是因为之前众多类似昆山砍人事件中的“于明海”们,在面对恶人的欺负不得不反抗的时候,我们的人民法院却以“防卫过当”甚至“故意伤害”为由叛他们入狱。正是因为这些好人“太好”了,在实施正当防卫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不能“过当”,必须拿捏好反抗的度,所以才造成了那些“刘海龙”们太嚣张了;
是的,也正是因为案例中的做父母的,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不是严格的拒绝,而是没有原则的无限满足,才造成了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现状。
现在,警方已经认定昆山砍人事件中的于海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对其砍刺宝马驾车者刘海龙导致其失血过多死亡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面对这个结果,各种舆论一片赞扬之声,称之为“法治的胜利”。
如果当时我是高铁霸座事件中的一名围观群众,我会正好端一杯不太烫的白开水经过“霸座男‘的旁边,“一不小心”正好洒在了他的身上,我看他到底能不能站起来?!当然,做为一名高素质的好人,我会真心对他说“对不起”的,嘿嘿!
所以,做为案例中的父母还是心理咨询师,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