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昙花一现,还是方兴未艾?
数据显示,2018年艺恩播映指数TOP50剧集中,有32部IP改编剧,占比64%;其中有17部网文改编,总播放量近1054亿。
这几年,IP改编影视剧,蔚然成风。耳熟能详的有《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等,都是根据人气小说改编,有的收视率和口碑都很好。
相应的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网络作家,他们俨然明星偶像,每推出一个作品都引人关注。
同时,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多家自媒体平台相继问世,用各种各样的现金奖励和策划活动,去扶持和激励网络作者们去创作。忘记在哪里看过一篇调查说,网络上10个读者中就有1个是作者。
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文字创作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也是芸芸众生一举成名的最低成本路径。
而写作也成为一个门槛越来越低的职业,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写作培训课,文案词简单直接:只要坚持一个月你就能零基础写作赚钱。
这种现象是昙花一现吗?或许也可以问,这是文字创作者最好的时代吗?
显然这不是一两个方面,一两个故事就能讲清楚。现在社会要求更高更理性了,你要有一个好产品,但更要有一个好故事。
否则,没人愿意听。
2、爆文遍地,真能成就创作盛世?
现在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简单粗暴,就是看你的阅读量。
没有10W+的阅读量,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名家。
当然佳作和流传广有一定的关系,佳作一般流传广,但流传广的不一定是佳作。
阅读现在的很多文章,你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急功近利。人们写作的初衷已经改变,以前的很多文章或是为惊醒世人,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或是为反应某个阶层人群的生活状态,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或是为反应一段历史的变迁,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
反观现在很多文章,只为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言不由衷,价值寥寥。很多人拿文字创作也只当作是赚钱的工具,为追热点,强行牵附。
这对文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呢?既没有扶持到那些默默耕耘的人,也没有鼓励人们去创新。
教会的只是让人们如何去速成去模仿,把本就珍贵的时间用在营造噱头, 舍本逐末上。
现在几乎每天都会产生成百上千篇文字作品,数量之多绝对是历史之最。
眼下是不是创作盛世?或许我们应该换一种问法:一篇篇刷屏的爆文,和一页沉淀下来的研究,哪一个更让你感到社会的成长?
3、快消创作遇到快消社会,到底谁铸就了谁?
没有人喜欢被遗忘,尤其在这个新陈代谢如此快速的社会。
缺乏更新,无论明星还是个人,久而久之,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想争取到镁光灯,你就要不停地生产内容,质量能不能保证成为次要,数量频次才是最重要的。
全民娱乐的时代,人们看文章,很多时候是为找乐子找段子。生活本就很严肃了,为什么我还要在文字里找严肃?
所以文章沦为人们情绪发泄的载体,把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通过一篇篇文章释放出去。最好把明天或者以后的焦虑也都排解了,这样文章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
那是社会消费了创作,还是创作消费了这个社会?
这要看我们怎么定义“最好的时代”,是参与的人数最多,最热闹?还是传世作品优且多?如果是前者,那么是我们向社会妥协了,名利双收即可。如果是后者,那么文字创作者们应该心怀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4、一切只是杞人忧天,这是社会进步必经的过程?
这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人们习惯用各种数据、各种指标来决定下一步,也发明了各种公式来评测自己的成败。
文章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阅读数字。一篇文章如果很多人看了,那么很大几率你也会去看;如果一篇文章没人看,哪怕是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点,你也可能根本不打开。
讨论现在是不是创作“最好的时代”,我们免不了要与历史上各种时代相比较。譬如诸子百家的时代,譬如唐诗宋词的时代。但是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不可分的,毕竟之前的时代得益于文章体裁的匮乏,他们开创了先河。如果唐诗这个体裁初现是在今天,或许我们也可以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佳作。
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知识,是古人所力不能及的。
然而任何一个时代,不仅仅是一些数据的堆砌,和那些传为佳话的经典时刻,更多的是贮藏于人们心中的寄托和情怀,就好像90后不懂80后的忧郁,80后不懂90后的轻快。
——都是主观感受的体验,都是自己的一面之词。
前路如何走?只求一颗诚心,直言不讳。
我是新秀青年,喜欢读书喜欢思考,欢迎来聊,一起分享新知识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