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同事,趁中午休息的个把小时,都要上一下直播,她还是主播,大概在上面就是播自己在日常不过的事情,告诉人家中午吃什么,今天做了什么,偶尔还唱首跑调的歌什么的,甚至全程都不说话,她也挺开心,刚开始我实在不能理解,也着实听着那些浅显的对话感到十分无趣甚至反感。
今天我实在是熬不住,就凑过去看了下,她说她正在关注一个大号,这几天刚上线就赚了个十几万,我很好奇,她有什么能力,长得很美吗?
不是,那个大号长得极丑,还很胖,而且播的内容也只是吃饭睡觉而已。
我就郁闷了,这什么世道,长得丑,还不做事,还挣的钱多?
于是我按奈着性子,陪着同事一起看一个丑女吃饭,只见大口大口的吃着,什么话也不说,仿佛没事在家里吃饭一样,也没有什么卖弄的东西出来。
就这样,下面的评论还多得刷新不过来,什么女王,女神啊,各种好词是一路接一路,还不时的有人送礼物,甚至送火箭也是常有的事(一个火箭价值1800元)。
我惊呆了,仿佛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一样!
直到好几个小时后,我才有点缓过神来:这种现象其实很合理,人们看惯了那些思空见惯的东西(比如美女效应),忽然来点丑的,会特别的真实和新奇。
下面引用张泉灵老师在《罗辑思维》里的演讲稿给大家解析下,让你更全面的理解到这一现象。
如果直接从内容优劣的角度去审视,那是永远不会理解那些流量巨大但内容又很low的平台的兴起的,但如果你能切换到消费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深刻理解用户在使用场景下的心理需求,那你就会对热点现象有“知其必然”的会心一笑。
1、例如,Livecoding.tv就只是直播程序员在屏幕上码的代码,而且毫无互动和声音,从内容上看简直无聊透顶,但它满足了程序员的社交需求:让他们感觉自己有同伴,可以看到其他人在攻克的难题,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总之,它满足的是程序员之间的社交需求,而不是内容消费。
2、又如,第一次引爆Facebook的直播是为西瓜箍皮筋的活动,内容简单无聊,就是一根根皮筋往西瓜上箍看西瓜什么时候爆,但它一方面满足了人们“起哄”的心理,吸引了第一批流量;另一方面它还满足了人们“凑热闹”的心理,尤其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从众心理让热点内容通过社交媒体迅速聚集人群。一方面热点本身造就了第一层内容,另一方面围绕热点本身的围观、讨论等“凑热闹”行为构成了第二层内容,尤其是第二层内容铸就了更加广泛的社交和传播意义。
3、又如,挪威电视台直播火车行程,全程只有窗外风景和车内乘客活动,很少互动,却获得了20%的收视率。但它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现场感:即使宅在家里也可以和你一起旅行;另一方面,它满足了用户的社交参与感:“直播火车开到我们这了,我要拍照发朋友圈”。
4、又如,某网红由于太累了,在直播期间睡了一会,引发了30万人围观和讨论。这满足的是用户对反常事物的关注,同时和三十万一起围观讨论的凑热闹心理:这睡姿好不好?我女友打不打呼噜••••••这些围观用户的讨论所形成的内容,才是最吸引人的内容。
5、同理,其实在传统媒体中也有类似的现象:电视出现黑场或彩条时,是最没有内容的,但收视率却飙升。这说明,观众对反常现场的关注心理一直都存在,只是互联网为这种心理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同时由反常心理引发的用户创造内容(UGC)具有更大吸引力。
所以,当一个平台流量特别大,但内容跟不上时,请不要鄙视它,认真分析它的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用户有什么心理,如果它能满足用户底层心理,那它就是一个投资和创业的价值洼地。
切换到用户心理去观察理解市场需求,这是对每个创投者的要求。例如,明星经纪公司让明星卖产品,肯定是费力不讨好,因为明星可以通过广告直接赚钱没必要天天吆喝,而且他必须保持跟别人不一样,天天卖东西只会让他掉价;而网红则不一样,她们是你抬头15度就能看到的人,普通人只要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所以网红推荐的东西大家更愿意去买。
看完后,有没被启发到?还是会觉得直播LOW吗?
当然各有各的想法,我说这个只是想说:任何事情不赞同时,先不要急着排斥,先去了解,换位思考下,存在即有道理。
从对直播态度的转变,我还学习到了,自已对看事物的视角的变化:学会从用户的底层心理理解新事物。
你呢?你对直播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