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散去,春暖花开。大年初十,节至尾声。对于这个春节,不妨交一份个人总结答卷吧。
(一)儿童眼里的春节
孩子们,对于春节总有种急切的期待。腊月中旬,年味渐浓,孩子们每天掰着手指进行春节倒计时。街道两旁摆满年货,大红的灯笼对联,五颜六色的烟花,种类繁多的零食,一副欢天喜地的场景。
除夕之夜,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孩子们对于玩烟花这件事,似乎情有独钟。晚餐后,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珍藏好几天的烟花,欢呼雀跃地跑到室外,绚丽夺目的烟火接二连三地点亮夜空,映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小家伙随着烟花的绽放尖叫着,欢笑着,追逐着,打闹着。
他们的另一项本领,便是本色扮演吃货,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零食,小家伙们吃得停不下来,面对美食的诱惑丝毫无法抵抗!
(二)未婚青年眼里的春节
春节,催婚二字,已成为网络最火热的关键词。最无奈的人群,非广大未婚青年莫属了。从外地风尘仆仆回家的小年轻们,还没来得及反应,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便开始帮你张罗相亲,牵线搭桥。稍有抵抗,便对你一顿狂轰烂炸,完全无视你的不服和惊恐。第一种选择,你只能一边微笑敷衍,一边默默地在网络吐槽你的强烈不满。第二种选择,你乖乖地妥协,接受了家里人安排的相亲,于是你被各种奇葩的相亲对象搞得神经错乱,生无可恋。当然,不可否认,也有少数相亲成功的幸运儿,只不过不包括你。面对这样的形势,你只有祈祷:赶紧上班,逃命要紧!
(三)中年人眼里的春节
中年人的春节,用疲惫二字概括,再适合不过。忙碌的一年结束,又迎来了一家团聚时刻。按理说,本是欢天喜地的时刻。可是,心中总不免掺杂了一些莫名奇妙的伤感。一方面,平日里忙于工作,对父母、爱人、孩子疏于陪伴,心里便多了一份自责与亏欠。另一方面,事业毫无起色的你,年龄渐长,内心难免焦虑,面对父母的养老和孩子的教育,压力山大,甚至有些恐惧。你一边故作平静,一边努力扮演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好丈夫(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因为,这本是你的责任和使命。你渐渐明白,你赚钱的速度必须追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才能避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悲剧。这样一想,春节便生出一份新的希望,内心也有了些许安慰。
(四)老年人眼里的春节
对于饱经风霜的老一辈,从他(她)们的话语和眼神中,我读到了满足,还有孤独。满足,是因为眼前的儿孙满堂,天伦之乐,如今吃穿不愁的年代,对他们来说已经无比珍贵,又怎能不满足?孤独,是节后的别离,当儿女们一个个收拾好远去的行李,看着儿女和亲人们远去的身影,他(她)们的脸上强装欢笑,眼神却掩饰不了的内心的不舍和失落。岁月的残酷之处在于,我们必须面对一次次相聚又分离,年复一年,直至终老。所以,这一年一度的相聚和陪伴,这便是春节最好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