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100分奖1000块”“做完练习就买xx”......物质奖励短期看,省力、有效;长期用,却很容易让孩子形成“交易”心态——“没奖励?那我不做!”孩子对事情本身,反而兴趣缺缺。
真正能激励孩子的方式是:“强化内在动机 + 关注成长过程 + 善用精神奖励”。
“你把房间打扫得这么干净?太舒服了!”(强调行为的积极影响/价值)。
“这次解题思路比上次更清晰!”(肯定微小进步/努力结果)。
“考这么好,我们去吃顿大餐庆祝一下?”(用特别体验/真诚赞赏/拥抱等,代替物质奖励)。
我们只有持续学习、拓展认知、反思调整,才能真正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与矛盾;才能避免用僵化的、过时的观念,应对新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