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知行合一?为什么知行难合一?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师兄陈泉泉(心理咨询师)认为,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做不到,而是在于我们“知”得不够多。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

(1)什么是知行合一?

我最开始认为知行合一是个空洞的口号,因为从来没想过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尽管我之前每天都能看到它(因为就贴在必经之路的墙上)。

不过有时候,我模模糊糊地认为知行合一就是人前人后一致,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后来,在有人看到我的五问反思报告后,说我是知行合一。这时候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哦,知道这个知识并用上这个知识,才是知行合一。

知行不合一呢,就是“知道好多大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知识没有变成战斗力”。

(2)为什么我(或别人)知行不合一?

我没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师兄说“知行不合一的原因不是不会行动,而是知得不够”这句话时,他引起了我的注意。这说明我潜意识里认为知行不合一的原因是不知道“行”。和师兄说的是相反的。

3. 我原来的想法怎么样?

关于知行合一是什么,我的理解最开始不正确,但后来是正确的。诡异的是,我已经做到了知行合一才发现自己理解它了

关于不能知行合一的原因,我确实在潜意识里认为是行动力不足,要么是不能开始行动,要么是行动不能持续。我确实对“知”的重视不足。

4. 我应该怎么想才对?

我觉得我应该追问师兄,什么叫“知”,他认为“知”得不够到底是什么状态。

不管他如何定义,我现在这样定义:知,就是能够设想出这个知识的具体应用情景来。具体到什么地步呢?就是设想后真的发生了,且在发生时我知道我该做出更好的决策了。

设想的情景不具体,后来没发生,发生了自己也不知道要改变,这都属于“不知”,或“知得不够多”,或是“假知道”。

“知”说完了,该说“行”了。

“行”,它不是只行动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行动,是持续的行动,是不折不扣的行动。

只有做到了这样的“知”和这样的“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如果这样定义知行合一的话,知行不合一的原因就太多了:

(1)在“知”方面,可能是压根没设想应用情景,可能是情景设想的不够具体,可能是情景设想的非常具体但情景出现时自己没用上。

(2)在“行”方面,可能是行动的次数不多,可能是持续的时间不够长,可能是在行动时打了折扣等。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到现在为止,我学到的知识点已经不再是师兄的那个版本了,而是我自己新创的版本。对一个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达到创新,这已经是最高级别了。

另外,其他的用法呢?我觉得是更高频次地写五问反思报告。因为这是让我知行合一的重要法宝。因此给自己来个硬规定好了:

在起床前,等电梯时,等车时,刚坐到办公桌旁边时,如果想拿起手机耍朋友圈,就问自己有时间写五问反思报告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把伸向手机的手拽回来!

如果真的耍了,五问反思报告肯定要写了,多晚也得写,困死也得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神泉域雨》 目录 第一章 相遇 第一回 小雨 第二回 蚀剑 第三回 练功 ...
    子枉然阅读 2,131评论 0 0
  • 7094-吾爱庐 既然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巴拿马”——健康管理,发现了人生中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这条健康管理之路该怎...
    吾爱庐阅读 227评论 0 2
  • 写给某些自以为是随意贬低学生的老师: 莫道朽木不可雕, 自将棒槌当镌刀。 若无解惑点金术, 花梨也会当柴烧。 y...
    长工百万阅读 490评论 1 2
  • 看到《浮生六记》中沈复与妻子手拿轻罗小扇,在一起谈诗论文,突然有一个画面映上心头。 记得在那个没有雾霾,没有智能手...
    五月荷阅读 174评论 0 2
  • 歇了口气,我从储物室里把小黑板找到,出了门锁好储物室一路原路返回。 等我到了楼上的陈列室,叶绾贞也从办公室里面回来...
    爱笑的南瓜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