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看完我总结本书就一句话:不抬高自己,不虚妄地期待别人;为他人贡献,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为什么这么讲,我等下再解释。
写在这之前:
先大概讲讲结构读书法。
第一遍的时候,我也没看懂。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根据小标题,一个一个小标题的看,边看边做笔记,作者的思路在我脑海就逐渐的清晰起来。作者的思路一清晰起来,我就能玩味作者讲的东西,归纳作者讲的东西。
从你发给我的笔记来看,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没弄懂作者思路之前,我们很容易迷失在一句话,一段话等这样的碎片之中。如果不借助结构阅读法来帮助自己理清这些东西,可以说一本书看了等于没看。因为脑海里面接收的都是零零散散的东西,要不了多久就忘了。
大脑喜欢接收系统性的东西,有结构性的东西。在结构性的东西上面,大脑也更容易思考。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化吸收的过程。
每本书都有一个结构在那里,所以想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必须先锻炼自己抓取书本结构的能力。我通常在第一遍快速阅读,这一步我就是在开始尝试摸清书本结构。第一遍的时候,我就开始写笔记。如果第一遍我看懂了很多,那么写笔记的时候我会同时写很多自己的思考在里面。如果第一遍基本上没看懂,我会先作书本的关键和重点内容的笔记。这样理所当然的时间就很慢,因为还没弄懂结构,第一遍没看懂,想快也快不起来。等这一步弄懂结构之后,我还是会在笔记之后写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目前认知领域很多人对阅读有一种提法。他们把看书,看懂书分成三个步骤: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实践。
输入其实就是我第一步的做法,摸清结构其实就是为了让大脑更好的接收书本的信息。
输出就是写笔记了。这个写笔记更类似于写读后感,你要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写自己的思考,感受也好,反思也好,由此引发的联想也好,都行。这是一个信息整理加工的过程。最后形成正式的文章,能拿出来正式分享给别人欣赏的那种。
有了输出还是不够,很多知识需要实践。很多知识也必须不断实践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才能真正沉淀下来。
话题回到这本书。
这本书前面的很长一部分是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总有让人看了似是而非的感觉。
我现在来看它开始的时候其实是讨论了两个主题:人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和目的论。
这两个主题是放在一起讨论的,因为是对话形式,不像其他书籍那样区分的很明显,所以理解起来有点混乱。
先说人是可以改变的。它里面提到了一个相关话题,这个话题其实很热门,是心理学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过去对一个人的影响。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观点是你过去的一切经历造就(决定)了现在的你。这个观点就是文中所说的决定论。我有这样的观点因为我之前接触的都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人在心理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和名望)。但事实上呢,人是随时可以改变的,哪怕过去经历了心理创伤,像战争,童年阴影等。最近有部很火的电视叫《都挺好》,我看评论有很多提到了一个叫原生家庭的概念。这个概念我以前很喜欢,觉得原生家庭决定了很多东西,尤其在性格方面。但最近我接触的认知领域的书籍来看,其结论就是过去对一个人是有影响,但也完全可以停止在当下,此刻。未来怎么样,完全由个人决定,人完全可以当下就开始改变。很多人只是不愿意改变现状罢了,喜欢随波逐流。
然后是目的论。
其实我现在来看,要讨论清楚人到底能不能立刻改变,就必须讨论目的论和决定论。
目的论:人做任何事情,脑海里的任何想法都是有目的的。这其实就是大脑之所以存在的原因,这是进化的结果。大脑就是用来帮助达到一个个目的和目标的。其实你可能不相信,连你每次的情绪都是有目的地。这本书也有提及,它举了个例子,餐厅吃饭,一个人对服务员发火。人发火其实就是为了控制对方。在猿猴阶段是为了吓跑对方。有一本叫《情绪》的书讲的更明白。
看懂这两个讨论,书的前面很大一部分就看懂了。其实看的时候你估计和我一样,绕这么大一个弯,那到底要怎么做呢?书名毕竟叫《被讨厌的勇气》啊。
这个时候,其实可以看到书本有个大标题: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从这标题开始,还是一样继续的绕。我大概推测了一下原因。一,作者是日本人,思维本来就更我们有很大差别,说话很委婉。二,翻译的问题,一本书翻译过来,其实就丧失了很多隐含的内容。容易让人误解。就拿被讨厌的勇气这个书名来说,以我现在的理解来说,书中更多讲的不是一种被讨厌,还包过被忽视,被冷落,被嘲笑等。中国人大部分不会把讨厌表现出来的。
我还是根据小标题来理解的。单单小标题,也就是小结,我抄写了36个。这个因为我写在本子上,我也就不搬到这里了。这个步骤自己完全可以去实践下。因为我时间有限,也为了更容易让你理解,我就按文章开头那句话拆解本书剩下的内容。
全书看完我总结本书就一句话:不抬高自己,不虚妄地期待别人;为他人贡献,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不抬高自己:
书中讲了为什么自卑,以及过去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追求优越感等概念。我就总结成了这句话。不要太抬高自己,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也就书中所说的接纳自己。在讲接纳自己这一块,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接纳60分的正往100分发展的自己。这个比方打得恰到好处。我认为很准确。很多人潜意识里其实认为自己就是100分,很多事情一做甚至还没做就感觉做不好, 实不是认为自己不行,而是为了不改变自己100分的内在想法,外在表现就是受不了一点挫折和打击。事实上有几个人一开始就是懂得?眼高手低也是这么来的。
不虚妄的期待别人
这里书中很重要的概念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你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事,就算最亲近的人。
这个概念很具有冲击性。因为你很容易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例如家人老婆孩子。第一反应就是这样想很不负责任。其实错了,这种提法是最负责任的提法。之所以不接受这个概念是因为害怕被孤立。这也是为什么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有勇气两个字的原因。
我开始也觉得害怕,想想都怕。因为第一感受就是这不是叫人做一个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只顾我行我素的人吗?那身边还有朋友有家里吗?估计会妻离子散吧。回答这个问题,书中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这里引用一下。别人不理解是不理解,妨碍我们还是一样继续爱她们吗?没有吧,我们还是一样有继续爱别人的权利和自由啊。这个继续不继续爱别人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这样想,道理就通了。
根据书本结构来理解,你会发现这本书的高明之处。
书中提到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卑。把大部分人看成竞争者。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例如人际关系。这是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相互牵连。书本会带你绕很大一个圈,它还举了个格尔迪奥丝绳结的例子,讲得是亚历山大大帝一刀砍断绳结的故事。
它先让体会的是这个绳结的错综复杂。自卑的人往往在意别人的眼光,可在意别人眼光的人又不都自卑,在意别人眼光的人是在追求别人的认可。而对别人认可的追求其实就是被限制了自由。自卑还牵扯到了人本身把别人都当成了竞争者。还有我们是怎么干涉别人的,别人又是怎么干涉我们的。所有这一切我归纳为对别人有了虚妄的期待,这个别人包括家人。
从这个绳结来看,现状不是自己干涉了别人,就是别人干涉了自己。
所以最后来一刀切,课题分离。你只能管好自己的事。想想真正的管好自己的事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有那么可怕吗?世界依然可有充满爱,而且还很简单。
为他人贡献:
这里提了共同体的概念,可以去书中理解,我不在提了。
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看到了这里,人都会“如果这样做,会是什么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思考。
所以书最后讲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事情。
你的人生意义由你赋予:
它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与此相对的是人生是一条线。这是个很多人默认的一个概念,认为人生是可以被规划出来的。这一块书本有很精彩的论述。
好好理解这一部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当下的概念。理解当下人生的精彩和绚丽。它戳破了过去和未来的幻影。
而对于人生意义,书中的观点是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书中做了一个很聪明的结论,每个人的人生由每个人自己赋予。想想看,这样的世界才丰富多彩。而且它还提到了一个“引导之星”的概念,这引导之星就是为他者贡献。我当时看到这个概念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为社会提供价值吗?然后我自我嘲笑了一下,以前听说和现在听说能一样吗?不一样了。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没有理解,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原点。不过,我还是很高兴能绕这么一回。这高兴是因为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之后,山还可以是山,水还可以是水。
写在最后的一些话:
书中还有一些好的概念和观点,我为了文章的连续性这里没有提及。希望再去读书本。这样就更能加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