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母亲班
第四期“性情之光”读书会读书分享
各位亲爱的智慧母亲班的老师们,姐妹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相遇在这里,我是黄组的姜霞珍,来自浙江衢州。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点滴感受。
记得当初我和孩子爸爸很快就做决定把孩子送进义乌鹿鸣学堂,最主要的原因是鹿鸣学堂除了读经,还有性情教育。孩子送去学堂后,我特别的心安,因为那里有一群有性情的老师,连食堂烧菜的师傅都是去香港上过“喜耀生命”课程的,每次去接孩子,随便和哪个老师聊一聊都能享用到很棒“性情大餐” 。后来我又发现,鹿鸣的教育面向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孩子,也包括每一个父母、每一个家庭。学堂老师在引导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引导父母成长。2017年11月,我和孩子爸爸一起参加了第一期“性情之光”智慧父母锻炼营,那一次我和孩子爸爸的收获都很大,从那次之后,我们的夫妻相处模式,我们的家庭氛围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善。现在回过头来看,孩子这两年的求学之路,也是我们做父母的成长之路。
去年学堂很多家长都去香港参加了“喜耀生命”课程,很遗憾自己没能参加,我都有些着急了。所幸的是,大爱的孟老师把“性情之光”课程引进大陆,带到义乌,也带进了智慧母亲班。回想过去,距离那次性情之光课程已经过了半年多,我自己也读了几本有关性情教育的书, 最近跟着智慧母亲班参加性情之光读书会,也听老师导读了三篇文章。可我总觉得自己的悟性差,没有太深刻的体悟,后期的进步不明显,感觉遇上了瓶颈。
前段时间,我和鹿鸣学堂的几个老师进行了交流,经过老师的点拨,我似乎悟到了一些。上一期读书会导读时,美坤老师也提醒我们:学习、锻炼之后有所收获,有所反思,就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实践出来。虽然性情是一种体悟的学问,但不能只停留在头脑的思考和心中的体悟。只有最真实的行动和改变,才是真正学到,也只有真实的行动,才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体悟,让我们的性情进一步开启!
近段时间,总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内心回响:一切幸福的源点来自家庭,一定要多去关怀先生,体贴父母,用心陪伴孩子,用心感受他们每一个人带给我的美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段时间我付诸了真实的行动和改变,我惊喜的发现,尽管我只跨出了一小步,可是这点滴真实的行动,却带给我许多温暖的体悟,我相信也一定带给我家人些许幸福的感觉。这些变化让我有些小兴奋,为了把这些体悟与感受永久地保存下来,我在读经宝宝成长记录本上写了满满四页“我的幸福小时光”,详细记录了七个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画面。
今天,当我再次读到霍教授的《情为何物》这篇文章时,真的有太多的共鸣,感悟真的完全和半年前不一样了。我想半年前,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最多也就停留在教授讲的很有道理,我很赞同教授的观点,只是停留在头脑和心中一种感觉,仅此而已,没有更多深刻的感悟。同一个人,读同一篇文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这半年来又有了点滴的成长,更因为我打开了自己的心,我愿意用心去感受了,我实实在在地付出了。正如霍教授所说:.天下事物都是先感后通的。感是靠内心的,唯有生命才有情,才有这种感通的能力。我感觉之前的自己内外隔绝,上下不通,内心麻木不仁,这种人本具有的感通能力,感受力已经很差甚至没有了。以前的我只存在于自我的世界之中,只能够自己跟自己说话,空间太小,生命便萎缩了!所以以前我和孩子还有先生相处时总是处在紧张或对立的状态。这样的状态让我自己和我的家人感到非常的压抑和痛苦。直到现在,直到今天,我才反省到这一点。
生命成长需要阶梯,对情的体会也需要一步步深入。当我打开自己的胸襟,从用心感受家人开始,从真诚的交流开始。有感通,有交流,便有回应,那一个个“幸福小时光”就是给我最好的回应与鼓励。虽然现在我们还没到达“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境界,但是情感交流而产生的舒展感,美感,开阔了我的精神空间,它将别人带进我的心中,让我的生命更丰富,更涵容,更新鲜也更成长。同时我也走出了自己的生命,存在于别人的生命之中,不再孤独,不再封闭。
做,才有心得!付出,才有力量!成长的路需要不断的持续的行动才会有所收获。亲爱的姐妹们,为了让自己,让孩子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行动吧!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大家的聆听。感恩遇见了孟老师,感恩遇见读经宝宝团队,感恩遇见了性情教育,感恩这一路上所有成就我成长的人和事!感恩!!!
23班黄组 姜霞珍
2018年6月23日
智慧母亲23班黄组学员 ——姜霞珍
姜霞珍,来自浙江衢州,是体制内老师。2015年接触到读经教育理念。2016年7月底,在义乌听了孟老师两天的讲座后,就请回了读经宝宝。当年9月,果断地把9岁的儿子送到义乌鹿鸣学堂。在体制内,姜老师接缝插针地带自己班里的学生读论语。业余她还经常去当地学堂做义工,并组织举办了公益读书会,至今已坚持了近两年时间。姜老师自己跟着鹿鸣学堂,跟着读经宝宝团队努力学习成长的同时,还经常就带身边的家长来义乌园区熏陶学习,目前已影响了当地的一些家长,有的陪孩子坚持业余读经,有的送孩子上学堂,有的生读经宝宝,甚至还有家长自己开起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