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简书体与百草园

入驻简书时间不长。我的多数文章,尚属旧作搬家。

这段时间,也关注了不少作者,也看了不少简书上的热门文章、热门标题。却隐隐约约感觉到,似乎很多作者,在同一段时间里,总是在用相似的标题、相似的口吻、相似的分节模式、相似的长篇大论写文章,仿佛构成一种也许可以称为“简书”体的“文体”。

然后就看到了“简书对话创作大赛”。以个人的感觉“对话大赛”应该以机智、精巧为主旨,文字上限应该限制得低一些。但是看到入选的对话都很长。本来是精彩的,却有些看不下去。今天读了一位参赛并获奖的选手的文章,才知道,是大赛要求文字必须15000字以上。只有下限而并无上限。

这位作者几番修改才将8000字改到了15000字,所以对话显得有些拖沓……

简书上有很多优秀作者开设“写作课”,所以经常有命题作文和写作作业。这又不免标题相似、文体相似了。而或许因为这些优秀作者的影响力,同类型的文章又得到了更多的曝光机会……

写作课,我没有参与过,并不是很有发言权。但是我很担心教的内容可能比较“类型化”、“程序化”,如我看到的那些类似的文章一样。果真如此的话,则对于真正的创作者的长期成长,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就像通过临摹名画直接培养出来的是画匠而不是画家性质一样。当然,社会也需要画匠。但是我们需要让学习者清楚这一点。

一个以汇集优秀作者和优秀作品为己任的平台,也许应该让平台里的作者们更加野蛮生长一些。好像有玫瑰、百合也有雏菊、薰衣草的花园,如若过多地修剪,或许多了玫瑰园的芬芳、却会失了百草园的生机。

我还是觉得,简书,应该让创作者们成长得更野蛮一些。

莎士比亚故居的后花园

(书香云舍版权文章,转载需获得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程序: 结果7 2
    少寨主的互联网洞察阅读 710评论 0 0
  • 今天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让我觉得每一站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日子。 今天周日,学生们开始陆续返校,我负责接待一年级...
    娜年娜梦阅读 545评论 0 0
  • 感悟 001.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早上看《亲密关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可以推荐给几个朋友,可能会对他们生活中的...
    利萍阅读 5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