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择,我们的错误假设

今天与朋友通话聊到几点:怎样提升行动力?怎样选择学习内容?

我们经常会问一些在某方面比我们厉害的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没有做到?

向高手请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有时候我们提问却在寻找捷径,别人的方法、状态不一定适合当下的我们。

一、关于行动

    1.行动力跟目标有关,个人战略清晰行动力就会比较强。

    2.行动往往需要先破除心理的一些限制性观点,情绪、思维、体能做好,合力成为一个系统开启加速

二、关于选择

为什么一直在焦虑选择?

因为我们往往会有一种:希望一次就选对的心理存在;人性厌恶损失。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经历不够、思考不足、见识太浅时,选择的错误率是比较高的。

比如刚入报考大学选专业、毕业选择行业,多少人曾经后悔过。

我们所做的选择是建立在我们对于自己、世界的认知上,但这些认知的前提是实践。

没做之前,认知是自己的想象,不是真实和全面的。

做了之后,来自世界和他人的反馈,会帮你补齐认知的拼读。

不做就想选对其实有点赌博心态,打牌高手即使抓到一把烂牌还可以继续!

连续创业者比初次创业的人成功率要高,中年人做决策相对比青年更成熟,因为我们对选择的因素更了解。

即使厉害如张一鸣,创业第5次才有了字节跳动。

普通人只要保持精进,只要不下场、不松弛,就有机会选对。

三、关于学习

现在不缺知识,但容易在知识的海洋迷路。

如何选择学习内容?

 1.与目标有关

具体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要根据当下的目标做决定的。

刚起步时,硬技能是门槛。

有精力有钱,软技能也不能放松。可能不如硬技能那么立竿见影,但是自己的秘密武器,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

  2.先试再深入

就如小朋友兴趣班启蒙一样,先各样试试,再看反馈精准投入

多学学了以后才知道是适合不适合,哪些需要大力投入

四、关于速度

有时候看到别人很快进步,心理很着急,为什么自己快不起来。

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转型,还是在某一领域做出成就,其实需要积累,但我们可能只看到他人成就的那一刻,没有看到他们初起的挣扎和纠结。

转型的时间一般2-3年,之前对标几位老师在某一领域做出成就是7年以上(前提是这些人在原来的岗位做的都不赖)

我有个朋友在个人成长领域有一定影响,从他开始探索到最终出书,大概五六年。他的自制力、学习力超越90%的人。

so,对自己宽容点,放下一两年就华丽转身的想法,细水长流从长计议。

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

用大把的时间迷茫

在几个瞬间成长

                            ——瑞卡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