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2,周日。两周回顾。记录一些有关“等待”的感悟。
重要事件
1、筹划了很久的正念父母工作坊,再次延期。
感恩各方人员全心全力地投入,也感恩过程中各位朋友的协助与支持。开心与一群细心体贴周到的小伙伴共事,也继续感受到童老师的温暖与睿智。
慢慢学会随缘,顺势而为。只要保有初心,地利人和皆备,不过是等待恰当的时机,一切终将水到渠成。
2、运动坚持得非常好,早睡有反复。
早上的运动场快走已成为每日例行。下午娃踢球时,我绕球场快走。突然多了很多运动的时间。意识到,小朋友非要我在场边看着他,更多是撒娇。我不在场,其实并不会影响到他踢球的兴致与情绪。我之于他,也并没有他和我以为的那么重要。:)
与娃同睡嘚瑟了三天,又晚睡了。有时是因为写东西,更多是因为回复手机上的群聊信息。
好吧,我有足够的耐心,继续努力。目标是到年底前,拥有健康苗条的身体,和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
3、来自客户的正反馈。
想提升职场自信的收到公司授予的个人优异表现奖,想改善家庭关系的说与先生沟通更顺畅。有人说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让人完全信任与交托......
我想说,来自你们的反馈总是让我振奋与激动。感恩你们的信任,也越发坚信,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内在资源与力量,引领自己到达想要去到的远方。
新的觉察
1、Wait, until you know.
上培训课时,有同学提问:“家人和朋友提议我去做某某生意,我不知要不要去。” Paul说,“Wait, until you know. ”
来支持的毕业学员说,以前有同学说“我不知该怎样”的时候,Paul会用一些方法让对方知道应该怎样。而这次,他只是说,“等着,直到你知道应该怎样。” 同学问,“到什么时间就会知道呢?” Paul很确信地说,“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留意到,同样的回答出现了好几次。他似乎不再急于给出答案,也不再满足同学们“急于得到答案”的心理。因为,相比在对方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即便能够采用一些手段让对方当时就了解,也不及时候到了,自己自然领悟来得深刻与透彻。
2、Forcing的含义。
在谈到我对未来短期目标缺乏行动力时,Paul测试了我的障碍是什么。其中一项是forcing,指我用头脑强迫自己去实现设定的目标。虽然明白字面的含义,但是当时我并不理解,这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一个多月后,某一天,走在接娃放学的路上,突然,明白了。之前我为自己设定的两年目标,虽然看起来也是从愿景出发,从头脑思维的层面也很切合实际,但是当时的我,并未从内心真正相信这个愿景与目标。这导致了我行动上的不作为。
换句话说,我的意识与潜意识背道而驰,意识在努力说服我“这是你的目标,你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而潜意识在说No, wait, I am not sure yet.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被潜意识支配的行为向我说了No, 具体表现就是拖延,看着目标拒绝行动。
而因为我在停止行动的当下,没有火上浇油采取各种方法迫使自己立刻行动,反而索性完全地放松下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可以做的事,结果却在这个“等待答案自然浮现”的过程中,慢慢地,越来越确信自己的愿景与目标。
当我完全放下“必须积极行动”的执念,真正从内心相信、接纳这个愿景与目标时,我的行动力又重新回来了。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目前我的工作量已趋饱和,于是暂时停止了个人品牌的营销推广活动,这也把我从一些外部压力中解救出来。表面来看,我什么都没有做,却神奇地再次恢复了期望的热情与行动力。
于是明白,不明白的事情,不一定非要立刻弄明白。只需带着问题,继续做手头的事。你的潜意识会继续对这个问题做工作。时候到了,答案会自然浮现。
3、恰当的时机,问恰当的问题。
新客户找过来的时候,通常会觉得自己满身都是问题,眼前全是困惑。即便我能够觉察到问题在哪里,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是不是每一点都要立刻提给客户去觉察呢?
不一定。
虽然教练过程中要求教练们保持全然地好奇、关注与倾听,对客户所言的内容不评判,但是,什么是“恰当的时机”去抛出一个“怎样的”强有力的问题,邀请客户去觉察一个可能被他们忽视的东西,这个东西对客户的“当下”而言有“怎样的”重要性,这里面是包含教练的判断的。
只是教练要留意,要让自己的判断成为客户学习和成长的管道,而非障碍。客户经由教练这一管道来探索自己,发现自己。但是,由客户决定想要探索的方向,而不是让教练来决定他们应往哪个方向去探索。
于是,学会等待。等待客户完全准备好,对这些问题打开,和深入地探索。
4、一些联想。
(1)运动。
国庆时听了一个健身教练的微课,改变过去跑步和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式,改为合适的运动心率下长时间快走。一开始的两周多,体重和体脂率基本恒定,什么变化都没有。80%严格的减脂餐似乎也没有发生任何作用。我一度怀疑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效果。
然而,大约二十天以后,体重开始下降,又过了两天,体脂率也开始有明显的降低。身体也开始感觉到比较明显的变化。嗯,就是小肚肚明显收了好多。我开心死了。
如果我在前面恒定的时期因为怀疑而放弃,就不会看到后面变化的发生。同样说明,“等待”的重要与必要。
(2)玉米。
每天和儿子去学校的菜地浇水,每天都要看看两株玉米有没有长高。因为相对于我们栽种的其他作物,玉米是生长比较快的。然而,也看不出什么差别。你每天给小朋友量身高,也看不出他长没长,对不对?
然而,从这里我觉察到自己的一个“急于拿到成果”的心理。有苗不愁长,道理都懂。可实践起来,还是会有点患得患失。
对于客户的成长,也是同样。每周一次谈话,他们会有一些微小的进展,却通常不会看到什么翻天覆地重大的变化,有时还可能停滞甚至倒退。然而,几个月下来再回顾,就发现他们已经向前走了很远,很远。尤其是当他们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正反馈,这种成长的效果就更加显现出来。
所以,还是要“等待”。保持耐心,等待他们发芽,等待他们破土,等待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想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生长。
(3)育儿。
都说育儿先育己。可是当我们面对孩子,太容易失去耐心。我们常常忘记,他们只是孩子。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与节奏。
面对自己,也是一样。我们对自己没有耐心,对自己的改变没有信心,看来看去,各种不满意。说到底,我们对自己没有“百分百无条件的爱”。所以我们对孩子,也做不到。
所以,还是要耐心。等待自己成长,等待孩子成长。一切,终将水到渠成。
下周行动
继续运动的同时,
1、听录音、听录音、听录音。继续增强觉察,捕捉关键信息,问出更加强有力的问题。
2、正念练习。既然知道练习的重要性,就不要再给自己“没时间”的借口了。做不到45分钟的正式练习,每天10分钟能坚持下来也很好。
3、早睡、早睡、早睡。这个也不要再有借口了。
4、听课(蜕变二和教练课)、做笔记、写作业。
阅读的时间排哪儿呢?我下周想。
(2017.10.25 by Su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