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醒个大早:6:00。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笑了。我能说自己醒个大早吗?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7:00之前醒来就属于大早。不知从何时起,失眠几年的身体,生物钟自觉调整到了8点前后醒来,自我感觉挺好。懒也好,随缘也罢,心舒服就行。
明知早起会创造奇迹,可是看行动,咱确定不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只能望早起的鸟儿兴叹。
卧室里一片月朦胧人朦胧,脑袋却不朦胧。
一夜并不踏实的睡眠提醒我,心中有事!
对,心中有事!
昨晚洗刷完毕准备睡觉,拿起手机关闭网络,这时候看到了核心群的消息:死群!
心被针刺了一下,惊,失责感藏也藏不住。
反思骐骥班目前沉寂的状态,有自己一部分责任。年前年后,忙碌的生活把写文的心情搞的一团糟,心不在文字上,更不在群里,有种顾不过来的慌乱。
开始,考虑到春节前后大家工作生活忙碌,所以二月份对骐骥班没有过多的要求打卡,在群里也没有过多的提醒。
经常会在晚上的时候,翻看一下骐骥班当天的发文记录,看到晚上8点之前发文人数常常不足二十个人,心里深感不安。再看看打卡表格上坚持填表的不到三十个人,内心更有许多忐忑。
常想,这样的状态,是成立骐骥班的初衷吗?是大家期待中的骐骥班吗?是每个人想要的样子吗?
骐骥班,是一个自由写作的地方,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自由写是相对的,这种自由就是在一周打卡三篇文章的基础上,不限制打卡字数、时间和内容。
每个人都不可能活在真空中,无论生活在社会的哪一个角落,都遵循着社会的规则和道德约束。都是成年人,进入这个群就要明白群规则,就要在内心里认同群规则,遵守群规则。否则,不进也罢。
如果进入这个群,是为了找到一个写文的赛道,找到一份坚持写文的纯净的空间,找到一份默默被裹挟前行的力量,那么你是在寻找一个能量场,这个能量场肯定有你的一份能量。
骐骥班是大家的,他是班级所有人一个心灵的家,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的团体,每个人的一份努力都能照亮身边人,给身边人一份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群里,特别邀请来的嘉宾老师,应该是一些有着写作经验和很深的写作功力的大家们。他们或许出过书,或许已经坚持写了很多年,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模式。这些老师大神大咖们,在群里,是要能够给群里的年轻人或者后来人提供一些监督引领和支持鼓励的,这些人是骐骥班人员努力的榜样。
在骐骥班成立之后,自愿加入骐骥班的所有成员,我想大都是为了找到一个团队,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裹挟力量的友友。一群人形成的能量场是巨大的,既然想借助平台找到坚持下去的一份力量,那就一定会珍惜这一个群的。
内心有一个不变的初衷,就是在自己开始日更之初遇到了从容小主,进入了从容小主的打卡群,一路跟随一路成长,获得了自己期待的进步,所以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帮助更多人找到更好的自己。
可是越来越发现,当我把自己的经验变成力量给予别人的时候,获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某些人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用群规约束自己,努力坚持,得到了越来越快的成长。可是某些人却因为群规则的约束,内心感觉不自由,影响了写文的心情。
也越来越多的坦然接受了每个个体的不同,承认了每一个人与文字都是有机缘的,若自己回到10年前,在那一个年龄在那一个繁忙的生活场景里,自己也是不能坚持日更写文的。
每一个人,每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对文字的那一份爱是深藏在心底的,可能那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或者那是一个幼年时的埋下的种子,但是这一粒种子一定要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温度才能发芽,这是人与文字的必然关系——机缘。
不管是喜欢文字,或者把文字当成情怀,但是当时间不允许,当心情不允许,当经济基础不允许的时候,想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情怀上,用在自己的爱好上,非常非常难。
进入骐骥班的所有人,都与文字有缘,都想与文字相依相伴,可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者迫于自己生活的状态,不能重拾那一份喜爱,这也是与文字机缘未到。
人与人之间讲究缘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那么人与文字更需要契机。
假如文字曾经给你带去从未有过的喜悦,那么你与文字的缘分一定很深。若现实还不允许你与文字共同奔赴热爱,那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要么,用自己有限的时间挤出一点点给喜欢的文字,要么去挣钱,暂时把文字藏在心底,等待天时地利人和,与文字再续前缘。
对于每一个要求进入骐骥班的人,大家希望看到的应该是自己的成长,以及感受到各位队友给自己带来的成长能量。所以每一个队友,一定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遵守群规,给自己希望也给别人带去希望。
我坚定不移的相信这句话:写作终究是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做事终究要靠自己的想法,靠自律成就自己,如果自律的程度还达不到的时候,靠外部力量形成习惯也是很有必要的。
由这句话我想到了,生活终究也是自己的事情。
生活的现实,那只能是自己的选择,一切都在自己的心里。
想坚持写下去,没有人逼迫也一样能坚持下去,不想写,即便别人拿着鞭子催着效果也不会好。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任何人也帮不了,家长的催促老师的教导,这些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千天班里,每天的督促提醒打卡,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长期靠这种外力,成长是很难的。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一个群也要有一个群的核心目标,如果群里的所有成员目标不一致,想法不一致,那也很难有一致的行动发生。道不同不相为谋。
骐骥班,有的人想自己写自己的,不想与别人产生互动;有的人想找一位老师陪伴,一起努力彼此鼓励;有的人就是想在群里找一份安静的空间呆着,不言不语自我成长。不同的需求,最终会导致群里的所有活动都会成为一些人的打扰。就像一个人目标不确定,任何风向都是逆风。
一个班级,要有自己的规则制度,有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一视同仁,假如班级分三六九等,规则不能统一实施,必定会引起不好的结果。
反思自己,能量有限,只能尽自己的能力,给身边人带去力量和希望。我尽力是我的事,结果不是我能左右的,随缘就好。谨记并践行日行一善,保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思想。
晚上,接到晓露语音电话,沟通之后确定目标:以我们的微薄之力尽力而为,给群一个正向能量的引导,谁能够在这个能量场中获得成长,那就看机缘了!
不纠结了。我就是我,做我该做的,遵循内心,无愧于心。至于结果,那是老天爷的事,这大概就是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