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活》第4期,撒贝宁和尼格买提带着央视几个主播搞团建。轻轻松松的骑行、露营、游戏过后,一天的行程也匆匆结束。第二天,他们要重回广院,试图重温他们的十八岁。
让我意外的是,当尼格买提问其他几位是否对第二天的行程充满期待之时,几个人都说,没有期待,也不想回到十八岁。
我也问过自己类似的问题,当你想起过去的一段日子,并对其有所怀念的时候,是不是愿意回到那时那刻,把走过的路再重走一遍?我也回答,不愿意。
重走一次,应该还是老样子。尽管今天看来不成熟不够圆满的行为,依然是当下那个稚嫩的我深思熟虑、百般纠结之后做的决定。重走一回,不会更圆满。十八岁面对未知时的惶恐,底气不足时的不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的焦灼,要经历,得经历一次,可正像我们怀念的是过去的美好,过去的苦难我们是不愿意再尝一次的。
今年的我,二十六岁,早在十年前,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主,父母也充分尊重我的意愿让我按自己的想法来。走过一些曲折的路,但我至今不敢定义那些路为弯路,有未达成的遗憾,但从未后悔过。毕业的关口,簇拥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又要闯关了。虽然很难,但是当下这个进入社会的起点也是我奋斗多年的结果,不很理想,可每一步都是亲历的,并非轻而易举,怎么舍得不要再重来一次呢?
十八岁是一个适合怀念的年纪,怀念也是一个可以发挥想象的过程。给自己一个“如果时光倒流”的假设,然后想象一个十八岁的自己,安放于假想出的时光里,做一些当下的自己想让十八岁的自己做的事,好像很浪漫,但那只是因为,假想的生活不需要承担后果,不必背负责任,不计得失利弊。
十八岁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走向未来,未来来了,何必回去!我们怀念吃苦的岁月,并不是愿意重来,那种心情,可能只是对那段岁月里的自己的一种感激;我们怀念那时正青春,并不是那段岁月真的美不胜收,可能只是遗憾于那时候那么多可以努力的空间,却让它们白白流失了。
年少弱小的时候,注定要经历更多的煎熬时刻,这也是年少时的我们总在期待未来,总愿意心怀理想的原因。因为有太多不尽人意、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的至暗时刻。可能已经走到距离光亮最近的通道,可能已经在光里了,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