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件现在想来很有意思的事情,整个过程叙述起来比较长,先摘取事件最开始的一段写出来尝试用最近学到的系统1和系统2流程做一次分析,希望看清楚自己决定背后的捷径是什么,请大家帮忙指正。
事件A
原计划:7月11日晚上10点休息(目标)
原因:近期眼睛发炎,需要早点休息调养
实际状况:晚上9点半的时候发现在10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直播课程要听(课程L)
矛盾:计划和实际冲突
问题:是不是要在10点钟听课?
结果:决定10点钟听课,并执行
这个决定是后面一系列行动的起点,但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只用了1秒钟,在我看到自己的手机提醒10点钟有课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在休息和听课之间选择了后者。这是一个毫不费力,自动化就出现的结果,所以中间一定是使用了捷径的。
同时我知道如果昨天的课程不是L课程,而是其他的课程,我会选择休息,不熬夜。所以,这个决策的过程就变得有意思起来,我大脑里认为有些课程比休息重要,有些则没有,这分明有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个价值判在一瞬间就完成了,于是尝试对照老师的流程来对这次决策做分析,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判断的捷径显性化。
老师的系统图如下:
我用这个流程来做的判断:
等做完这个图的时候,我被两件事情震惊到。第一,我们的判断过程和决策过程是如此的快,可以在短短的1秒钟之内就做出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背后竟然是暗含了这么多隐性的支持条件,虽然我们对此毫无意识;第二,在把这个流程做出来之前自己也进行了思考,我以为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但把图画出来之后才发现,之前的思考竟一直把判断和决策混在一起。
老师专门强调过显性化的重要性,我也非常认同这观点,但直到今天等把自己的思考过程细致剖析展示出来时候,才发现仅仅在大脑里想和展示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不动手去做一做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个环节上出问题。
经过这次真实的剖析,我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启发感并不会带来真正有效的改变。之前自己听完共享后以总结笔记和输出感受为主,很可能是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的勤奋。看起来满满的收获,但这些收获实际上只是一只充满了气的气球。唯有应用,真正的应用,刻意的应用,才可能真正的积累有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