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每个人都是新手。
如果有《解忧杂货店》店主的睿智,或穿越时光来指导人生,那该多好。
周末,除了傍晚被赶出去打篮球外,儿子基本都呆在家写作业。
周日晚餐吃粥,儿子没吃,也没怎么说话,似乎有些闷闹不乐,应该是不合他口味。
当问及国庆假期的安排,他只是说和同学聚聚,具体还没定。
今年儿子上高一,由于新增一门德语课,再上数理化各科难度的增加,学习任务还是比较繁重。不过,我倒是觉得这并非他沉闷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儿子,在中考结束后,倒真的没有好好和他交流了。要说工作有多么忙,倒还不至于。主要还是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
儿子还正处青春期,不喜欢听父母唠叨很正常。我以前上学的时侯也是这样,虽然隐约知道父母是为自己好,但当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又会感到非常厌烦。
而且,大人的话,通常因缺乏思考而多有漏洞。此时,大人的批评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所以,在行为上,不说话只能算是叛逆中较轻微的一种表现。
儿子沉闷,其实还有性格遗传上的因素。我多数时候也是沉闷不语,但这并非什么缺点,语多必失就是最好的明证。
俗话说,远是亲,近是瘟。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不是唠叨学习,就是唠叨生活,所有不符合父母心意的行为,都要唠叨。因此,远离父母的唠叨、继而要远离父母也实属正常。
记得龙应台在《目送》中这样写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儿子已上高一,这种渐行渐远的背影,怕是渐行渐近了。
作为父母,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呢?
只要大方向不错,何必在意那些细枝末节,就顺其自然吧。
儿孙自有儿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