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猫飞趟武汉。猫去武汉的理由很简单,有假期,木去过。
提前半月就订妥了机票和酒店,飞机很给力,正点抵达。甫出机场,就看到有人打着宾馆接站的牌子,呵呵,预订纽宾凯,就是看中了它能提供免费接送机服务。接站的小妹告诉我,请稍事休息,因为接站车尚未到达。后来知道,清明这天,踏青扫墓人多车多,武汉全城大堵车。
一个半小时后入住酒店,酒店位于中南路附近,紧邻中建三局,简单吃点东西,先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上街买份地图,再研究去哪逛逛。
第一站打车去武汉大学,武汉大学自称是中国最美的大学,武大的樱花也闻名遐迩。我们去的时候已是傍晚,樱花早已过了季节,转了半个校园,并没感到它的最美,至少感觉不如厦门大学。
当年参加高考,猫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系,在那书籍极度匮乏的年代,猫以为图书馆专业一定能读到许多书。可惜阴差阳错,与之失之交臂。后来爸爸安慰我,图使馆系是看(一声)书的,不是看(四声)书的。
前段时间看了本书《巨流河》,书的作者齐邦媛抗战时期曾在武大英文系就读,她书中描绘了战时的武大,珞珈山、宫殿式建筑,也增加了我对武大的印象。
出租车从侧门进入校园,下车后,我们没按司机的指点去樱花大道,而是急忙往正门奔去,想看看那个标志性的大门,可是只看到一片施工围挡。一个卖手绘地图的学生告诉我,正门已经拆除,将来或许会重建一个更漂亮的门楼。唉,好生遗憾,心中的武大,只能留在了图上。
一个学校犹如一座城市,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靠时间来积淀的,建筑、树木,都是历史积淀的见证。毁了旧的,建设新的,其豪华度一定更新,更为壮观,但它也会因此缺了灵魂。断裂的历史如同没根,没根的建筑也就没了生气。如今我们行走于那些千篇一律的城市,看到的都是些没根的建筑,没根的城市,也就没了特点,失去了观赏的意义。
城市如此,学校也是如此。在这浮躁的社会,能看到保留下来的古树和老建筑,渐渐地都成了奢望。
带着遗憾的心情,漫步在夜幕中的武大校园,我们仅按图上标注看了几栋老建筑,老图书馆和老行政楼正在维修,但愿建造师们能保留它原来的摸样。
建于1930年前后的老斋楼宿舍,理学院(楼)和教学院(楼)还在使用,站在那狭小的教室内,让人感觉到时光的飞逝。
看到闻一多雕像时,天已完全黑了,黑暗中眺望这座有五万多在校生的武大校园,您会想到嘈杂、破旧和凝重。
在校外一家餐馆吃了份韩式烤肉,出门时,天上沥沥下起细雨。好不容易拦到一辆的士,打道回府,第一天行程结束.
201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