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卡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知识卡片149

书中原句: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核心概念转述:父母认为:孩子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人生。这是错误的想法。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哪怕日常举止行为都不会按照父母所想。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要做好课题分离。

个人体验:

孩子是孩子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

可能孩子在上小学以前,我一直觉得孩子就是我的全部。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规范等等,我都很关注,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但其实这种担心和小心,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束缚。很多时候,其实最后都会演变成一种权力之争。我是你的妈妈,你得听我的,我会拿出这种权威压制他。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我发现已经开始学会骂人了,就时不时的嘴里带着些脏话。他爸爸说,这是绝对避免不了的。因为别的孩子都说,他也觉得这样的话有力量。我的思考是:学骂人的话没问题,但是你可以选择说不说,你有权力决定说不说这样的话,如果很愤怒的时候,可以说。但是世界上还有其他很美丽的词语,选择权完全在于他自己。

说来惭愧,我和他爸开车的时候,如果突然遇到状况,嘴里会说一句SB。他可能也学会了。所以,我也没资格要求他自律。也不用站在道德的置高点去要求他。虽然,如果在众人面前他说脏话,别人会质疑我们的教育,但是这不重要,我也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评判中。我允许他做真实的自己。

好多妈妈分享我鸡娃的妙招,我现在基本拒绝孩子参加了。回来作业写到10点钟,连睡觉的时间都被挤占,孩子怎么发展呢?牺牲了身体,换来的成绩,也是我们家长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有个学习好得孩子的标签。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以前说这话的时候,可能有点不淡定,但是我总结了我自己的人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太累了。我也不想我的孩子活在我的期待里,他只要做他自己想做的,当然我也会加以辅导。但是重要的还是孩子自己的意愿,他能活出他自己,想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行动指引:允许孩子做自己,他不是我的人生,是他自己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