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遗忘规律, 指导学生记忆

  记忆对人们积累知识太重要了,对学生更为重要。而学生的记忆和遗忘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能根据人的记忆和遗忘规律来科学地指导学生记忆,  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德国十九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生研究硕果累累,他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的遗忘规律和特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几天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同时,他对记忆的研究结论是:人们刚刚记忆完,记忆量是100%; 20分钟之后,记忆量是58. 2%; 1小时之后,记忆量是44.2%; 8-9小时后,记忆量是35. 8%; 1天后,记忆量是3.7%;2天后,记忆量是27.8%; 6天后,记忆量是25.4%;1个月后,记忆量是21.1%。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5分钟后,10分钟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4天后,7天后,15天后分别复记忆一次就会记得很牢。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过程是这样的:输人的信息经过人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及时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如果及时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人的长时记忆,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学生最先遗忘的是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没有重要意义的、不需要的、陌生的材料。不熟悉的内容比熟悉的内容遗忘得要早。根据以上遗忘规律,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使学习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习内容尽可能地变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帮助学生不断建构新的认知层次。同时,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把学生的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另外,具体到每个学生,因为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和记忆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记忆积累,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啊阅读 10,923评论 1 46
  • “今天真是奇了怪了,当真是老夫孤陋寡闻,竟不知世间有如此多的英才少年,说吧,你又是谁,为何多管闲事?” 明慕安脸上...
    惜朝1993阅读 1,371评论 0 0
  • 头痛欲裂,几天没有好好休息,真的快要熬不住了! 果果第一次发烧,虽然我在心里上比较坦然面对,但是行动...
    小北常阅读 1,339评论 0 0
  • 帘外出寺墙 垂柳绿荫长 间关莺语 花正香 几思量 春意昂 何忍东风频邀 轻翠耍红妆 若蝶飞 舞翩跹 梦离人间 醉煞...
    烟雨心清阅读 1,872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