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听到的鸡汤: 年轻人,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就是要拼一把,你已经一无所有了,还有什么可失去的?
真的是扯淡!Bullshit!
一个小男孩有天,在街上捡到了一元钱。
他很开心,于是他每天都会四处走动,留意脚下有没有硬币。
他会疑惑,为什么路过的人都行色匆匆,不去在意脚下的钱?或是他们连钱都看不到?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在深夜教室的灯火下做题,有人在为代码抓秃了头发,有人在为明天的论文担心,有人坐拥亿万钱财夜总会里豪掷千金,有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
而他们都在求索人生的道路。
小男孩看不到,没关系,孩子会成长,他总会懂事。
而你不同,你是成人。
北海道湖泊边静谧的冰雪,好望角危崖峭壁碰撞两大洋卷浪飞溅,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梧桐叶正葳蕤,海参崴上的灯塔低沉的眷恋,杭州的火车般日复呼啸,上海金色的海面又承载着多少前浪。这些你都看不到!
你上大学的那个城市,是你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你收到父母刚打过来的800块生活费。你很高兴,虽然钱不多,但好歹是自己可支配的资金。可接下来紧跟着的微信让你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你在外边别乱花钱”你知道父母的不容易,这也是一句在平常不过的叮嘱。可是莫名就觉得很委屈。一边说家里很穷,一边又让你吃好喝好。原来这两者在父母这里是可以共存的。从小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要懂事,咱家穷这句话被刻在了骨子里,让一个本该在20岁年纪,意气风发的少年,无法任性,做不到洒脱,慢慢养成了小心翼翼,唯唯诺诺的性格。外人觉得你表面不可一世,其实真实的自己内心敏感,自卑又脆弱。明明自己已经很懂事了。室友动辄上千块的鞋子,几百块的衣服,你压根儿就没想过拥有。你知道自己买不起,这不符合自己的消费能力。交女朋友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购物车里不到百十来块的衣服来来回回划了好几遍都没舍得下单。“我一会儿还有事,就不去了”这是面对室友约你周末出去逛街看电影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慢慢的,你在面对稍微贵一点的东西时,第一感觉不是快乐,而是恐惧,觉得自己配不上,扭扭捏捏,畏手畏脚。但是又常常会陷入矛盾。会因为父母一句「你在外边别乱花钱」而感到委屈又会因为一句「你看看你都瘦了,是不是在外边没好好吃饭啊」击中内心的柔软,选择原谅。你以为穷人家的孩子会埋怨父母没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条件?你错了,他们还会愧疚。在休息娱乐的时候,常常会不安心,会觉得父母那么不容易的供自己念书,你怎么可以不努力而选择在周末看电视剧呢?他们在任何休息娱乐的时间里,都会感到愧疚和自责以及自己不配,充满了犯罪感。「咱家穷」,让自卑感刻在了骨子里。你牺牲了自己的梦想,你要选择一个将来能挣钱的,而不是你喜欢的专业。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试错的成本。以前总想着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奋斗。豪情壮志,充满了野心,告诉自己,我可不要那种一眼就能看见一生的生活。后来,觉得原来普普通通的一生都需要我拼尽全力。原来一个普通的大学,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生活都需要不普通的努力。我要的 「一眼看见一生的生活」不是平庸,而是生活环境和物质基础带来的稳定和安全感。还没有机会跨过山和大海呢,就已经明白了,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我们不会去怪父母,因为他们真的已经给了自己能给的最好水平。有时候会责怪自己,家里把你养大不容易,虽说给不了你最好的,但是从小到大,什么也没亏着自己。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要是能再优秀一点,就能撑起家里,改变现在的生活。李荣浩唱,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才会懂得什么是珍贵。是啊,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年少有为不自卑啊!我陷入了一个责怪父母,谅解父母,埋怨自己的怪圈。穷人家的孩子,深感无力的时候太多太多了穷延伸出来的问题,也太多太多了。家里经常因为钱吵架,指望着孩子能成龙成风,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抱怨,责备……他们也不明白,父母的时间都在庄稼地和钢筋混凝土的工厂里是什么感受,一下班,骨头像散了架,只想要休息。哪里来的时间陪伴孩子,爱孩子?连孩子的温饱,上学的学费都勉勉强强才能凑齐的时候,父母拿什么来开阔孩子的眼界,保证他精神上的富足?
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做,哪怕不挣钱呗。拼出来了,我牛逼。拼不出来,最后家里有,给你兜着。而穷人家的孩子,你让他去创业,去试错。整个几年,到28,30这年纪,如果一事无成了,谁兜底?房子要不要买?婚要不要结?车要不要有?以后养老要不要养?以后孩子要不要生?钱钱钱,哪里来?自己能去创业吗?赔了可就什么都没了,而年纪越大;能去找个自己喜欢但是不赚钱的事业吗?能工资月光,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玩去哪玩儿吗?不能!只能是老老实实打工,辛辛苦苦的攒钱,除非你真的是人中龙凤,能白手起家。但是大多数人,他只是个普通人!最无力的,莫过于背后没有人兜底,根本没有试错的空间和资本。只能走最安稳,最没有风险,收益也最低的道路。完事儿可能还要被资本家扣一顶不思进取,不知上进,996是福报还不好好珍惜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