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发表了一条微博,讨论了一个大公司常见的人才问题。他在微博中说:“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死海效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人才领域的“死海效应”,是IT咨询顾问布鲁斯·韦伯斯特(Bruce Webster)在2008年提出的,原本用来解释大型企业IT部门的人才流失问题。36氪翻译了这篇文章的原文。大型企业IT部门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是怎样能长久地留住杰出的IT工程师。留不住最好的工程师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的“死海效应”。
死海是一个盐水湖,几乎没有生命存在,只有到了春季,大量淡水补充进来,海水咸度降低后才会短暂出现生命迹象。而很多大企业IT部门就像死海一样,更有才能、效率更高的IT工程师往往是最可能离开的人。原因正如周鸿祎微博中说的那样,他们不能忍受愚蠢以及能轻易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剩下的人是效率比较低的,没有太大才能的人,他们会对当前的工作心怀感激,同时对管理层的要求最低。即使他们遇到职场问题,也不太可能重新到别处寻找工作。他们倾向于强化自己,努力成为关键系统的维护专家,承担没人愿意承担的职责,以便企业负担不起他们离开的代价。
大企业往往会失去真正有才能的IT工程师,而留住才能相对较低的工程师,这与他们寻找最好工程师的初衷恰好相反。而且“死海效应”往往会越来越强:IT部门变得越糟糕,其招募和挽留真正人才就越困难。最终,这种情况会达到临界点:最好的人才往往是刚加入的新员工,他们当时还对企业了解不多。当他们明白过来后,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可以说,人才的“死海效应”不仅存在于公司IT部门,某种程度上它也会出现在企业的其他部门。
本文转自:得到的李翔知识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