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写作价值的,今天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突破写作障碍和写作过程。接下来就以这两个维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是如何突破写作障碍
很多人有写作想法时,脑子里还会同时萌生另一个想法,我能写作不,算了,不多这个事了。首先就可以看到脑袋里两个小人一打架,你的自信心立刻就矮了半截,有的人即使赢得自己心理的胜利----我就自己写写呗,又不给别人看,为什么不给别人看,还是没有自信心,因为怕别人嘲笑自己,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太过简单,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文学或者写作,因为常规我们认为诗歌、散文、小说等才是真正的文学与写作。但其实我们稍微转念一想,很多科普文章、很多技术书籍不都是一个个作者通过不断思考,码字写出来的?你能否定这个过程不是写作?所以说到这里就涉及了书中提及的其中两个写作突破点---写作自信心与局限于文学领域的问题;关于其他写作的障碍还有过度在意他人评价、感觉自己没有话可写以及进入到写作瓶颈期。关于他人评价不多说,因为大家都有过评价别人和被别人评价的时候,尤其是负面评价,应该知道其中滋味,至于能否承受那就是你能否通过这个评价障碍的答案。我想说一说没有话说这个问题。想写作,但是苦于胸中无墨、脑中无货,就只能坐在电脑前发呆,然后关电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因为支持你写作的素材太少了啊,所以日常生活能够触发你思想的事件或者在网上看到的新闻或者和故事都可以简单记录下来,编入你的素材库,刚开始可能你觉得这个素材库里的东西不是你写作时需要的,那是你积攒的还不够,继续积攒下去,正如王潇一本书的名字《时间看的见》,是的,时间看的见,时间到了,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素材库是可以支持你写作的素材库了,不再是只进不出的素材库了。而关于写作瓶颈的问题,本书提到的自由写作我觉得是一个办法。自由写作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因你无话可写而放弃写作,你没发现吗,任何事情遇到瓶颈时,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放弃坚持啊,所以没有具体要求、不用考虑逻辑、不担心错别字的写作方法正是帮助你度过写作瓶颈期的一剂良药吗,因为首先你要坚持下来啊,然后再去考虑那些条条框框的规则嘛。
另外书中还贴心的提到了几款写作工具:简书、Markdown编辑器、小黑屋、Flowstate、白纸和中性笔、语音等,各有特色,就不一一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到原文看看。或者大致百度了解一下这几款工具。
其次是写作过程
以上是第一个维度,主要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写作障碍和解决方法,那么一旦你进入到真正的写作状态,你就不能一直停留在自由写作的状态,写作数量只是一个指标,你也要开始考虑写作的质量了。所以接下来我们认真谈谈写作的过程。
因为最终你写的东西是要发布出来给别人看的,虽然你不知道你的受众读者有多少,是谁,但是你应该大致知道他们的年龄与目前这个年龄层的读者关注点在哪里,所以首先你要了解你的读者并明确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了这两个点,你就可以选题了,也就是写作主题,目前常见写作主题主要有思想类、情感类、认知类、技能类和趣味类。选择主题时需要注意符合实际、新颖和深刻。确定好了主题就是立意,就是要确定你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情感是什么。以上几部份确定好,就可以开始到你的素材库或者网络端搜索你所需要的素材了,根据你的中心思想和素材分布进行文章框架的搭建,就是按什么顺序写,如何更好的为这些素材排兵布阵。最后就是写初稿和修改了,记住,写初稿时一定要心无旁骛、快速的写,不要想着这里写的好像不对,我再想想,那你这篇初稿可能永远写不出来。具体逻辑连贯性和其他问题可以留在修改阶段再解决。
一篇优质文章的出炉不容易,发布平台以后,可以跟踪文章阅读量等数据,尤其在读者互动时,一定要及时回复。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