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你这么穷还要读书?
因为读书于我而言,是一种信仰,不仅要读书,还要读一辈子的书。尽管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读书一定可以改变命运的轨迹。
家里祖辈父辈们都是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更谈不上什么学历。但正是看着长辈们经历了没有知识而吃过的那些苦头,不想重复走他们所走过的路,越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一定要多读书。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是经济最拮据的时候,当时收入也就只有几百块钱一个月,除去生活支出也就没剩下什么钱了,但即使是去找份兼职,自己也要每个月都固定一部分钱用来买书,因为深深地相信,自己是被读书所改变的,无论性格上还是观念上,也无论是内在所看不到的还是外在所看得见的,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小时候是个胆小自卑的小女孩,孤僻到常常一个人呆着,到了上学的年龄家人也没有按时让自己去上学,而是超过了入学年龄才去上的学,脑袋常常转的也很慢,小时候因此常常被别人嘲笑还被自己的叔叔取了个绰号“傻妞”,那种自卑深入到骨子里,连讲话都不敢看着别人的眼睛,就这样痛苦了整整二十年,直到上了护理学院,接触了心理学,慢慢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并慢慢改变自己,主动积极参与班干部的竞选,课堂上永远都是坐在第一排与老师保持互动,平时也尽量争取更多机会在公众场合发言,踊跃报名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渐渐地,在老师、同学们这些一本本无形的书上,我把从小自卑到社交恐惧的自己慢慢地治愈了,并变得自信、阳光起来,从前不敢去尝试的事也终于有勇气说“我可以试试”,从前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也可以说“我可以学”。
西方有句谚语:“人如其所读。”读书的过程,是生命再造的过程。读书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困难、学会延迟满足、敢于承担责任、能够尊重事实并在各种相互的因素中保持平衡,并在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 长期坚持读书,耳濡目染之下,可以让崇美向善的文字丰盈心灵,借书情雅意博大胸怀,被知识的文明熏陶至纯至真的情感,思想情操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身的气质,由“心”到“形”,“相由心生”,影响人的容貌:目光变得更加清澈有神,面庞更加柔和宜人,举止也更加优雅得体。
书籍的智慧是无穷的,力量也是。所以,书是读一辈子都觉得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