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姐弟恋”都是日剧中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悠长假期》《魔女的条件》到今年的《四十雀》,有童话般的浪漫治愈,也有残酷现实的纠结和挣扎,它们贡献了许多丰富多彩,甚至经久不衰的“姐弟恋”形象,使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观众为之着迷。
那么,这些“姐弟恋”的故事到底拥有怎样的魅力呢?
01 一场普女的“发疯”
事实上,这些发生姐弟恋故事的女主角,并非出于个人的择偶偏好,有着喜欢偏小年龄男性的习惯。在这之前,她们通常过着一种极为普遍的生活,做着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拥有一位并不完美,但有着固定的收入,成熟的年龄,更能成为女性依靠的伴侣。似乎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一切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但这种顺理成章,又并没有带来特别幸福的感觉。
她们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明明一切都在按着正确的轨迹前进,还是依旧不幸福呢?这样的生活表面上是风平浪静的,却又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带着这样复杂又矛盾的感觉,一场脱离轨道的“姐弟恋”就成了她们尝试解答这个疑问的“发疯”行为。
《宠物情人》中高学历的女强人澄丽将小她十岁的男性作为宠物养在家里。
《中学圣日记》中有未婚夫的语文老师末永圣爱上了小十一岁的男学生。
《恋之月》中和男友同居三年的和子将让她心动的男高中生的学生证偷偷藏起,还谎称单身和男高中生接触......
这些行为在外人眼里是疯狂的,不可理喻的,而这种“疯”它不仅仅是一个成熟女性被爱冲昏头脑的不理智,它更是从小一直逆来顺受、循规蹈矩的女性们期盼已久的“叛逆”时刻。
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作为他者存在,日本在这一方面则更为极致,小到餐桌上的倒酒,大到工作的分配,对家庭的付出,方方面面都透露着对女性的规训和压迫,过去甚至有“女员工是男员工的新娘候选”的说法。因此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是她们从小被教育和灌输的目标,寻找一个有经济实力、能依靠的成熟男性就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必要条件。
《宠物情人》中澄丽从小一直在和姐姐比较中长大,因此即使有着高学历,优秀的工作能力,内心始终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同事们也因为她的强硬和不苟言笑觉得她不够“女人”,于是她认为和比自己强的前辈交往就能获得幸福;
《恋之月》中和男友同居三年的和子自认为找到了幸福,实际上一直处在很被动的生活中,不但承担着房租、家务,还忍受着男友的种种挑剔;
《四十雀》里女主和丈夫结婚多年,但她作为漫画家的工作和家务劳动的价值却始终不被丈夫认可。
而出现在她们生活中的年轻“弟弟”们恰好提供了一个窗口,让她们得以窥见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千疮百孔。故事中“弟弟”们大多处于十几岁到二十出头的年龄,有一种野蛮的、旺盛的生命力,他们高度地认可自己,自由地表达爱,是还没有过多地被世俗价值所规训的状态,这也是女主们羡慕和向往的状态。于是她们本能被这些吸引,从爱中获得力量,来挣脱原来那个她们觉得不太对劲的世界,从而看到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因此,这些“姐弟恋”呈现的不仅一个简简单单的真爱能够战胜一切的故事,它还包含了很多复杂、生动的女性自我探索和成长。
02 反差的性张力
当然,对于一个爱情故事来说,能使人迸发荷尔蒙的性张力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年龄差特别大的“姐弟恋”中营造CP感并打动观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男强女弱”的恋爱观深深地根植于几千年的异性恋爱史中。
在有的“姐弟恋”故事中,不仅存在年龄差距,男女主之间还存在一种社会层面的权利结构。比如《宠物恋人》中的“主人和宠物”,《中学圣日记》中的师生关系,《四十雀》中漫画家和助手既有雇佣关系又带着师徒的意味。
似乎男性在这之中一直处于被照顾者的一方,本该对年长的女性怀抱着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而当爱情萌发在这样的关系里时,男性又往往是更主动和大胆的,于是原来的权力结构就被悄然打破了,甚至被僭越了,形成了一种“以下克上”的充满性张力的时刻。
《中学圣日记》中女主末永圣找到被雨淋湿的学生黑岩并送他回家,在狭小的车厢内,黑岩看着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滑过车窗,读起了老师在课上讲过的《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雨刷在窗前摇摆,黑岩的靠近,女主的不安,暧昧的气息在两人之间流窜,师生的关系就在这一秒发生了微妙的变质。
《四十雀》中则展现的更为明显,男主橘是女主找来的漫画助手,还和女主有着十八岁的差距,虽然长着一副稚嫩可爱的脸,却会突然展现出一副不容拒绝的侵略者的姿态。
这些反差的瞬间是性感的,也是锋利的,拨去女主们作为社会角色的外壳,直达她们内心深处的柔软。
03 缓解焦虑的麻药
不过说到底,情节也好,人物也好最终还是为观众服务的,尤其是女观众。虽然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姐弟恋”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并不是说她们对年龄增长,和婚恋问题就没有任何焦虑了。“女人到了年龄就该结婚”的观念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日本都是根深蒂固的,而都市里的大龄未婚女性依旧是庞大的群体,前段时间的一部记录片《“炼”爱》就焦距了当下国内大龄女性的婚恋问题,可以看到很多的焦虑是只增不减的。
日剧通过一些戏剧性的“姐弟恋”故事来抚慰面对着更复杂现实的女性观众,它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的年轻男性,他勇敢、坚定,能看到成熟女性的魅力和肯定女主追求自我实现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女主在他们面前总是能够展现更自由和真实的模样,而不再是拘束和小心翼翼。这种精神上的共鸣和理解才是当代人最需要最渴望的东西。
这些故事并不完美,但它构筑的美好的愿景是完美的,创造了一个虚拟空间能使女性观众们能得以短暂地逃离。
日剧中“姐弟恋”的故事还在一代一代重复上演,但它们都共同传达着一个主题:任何年龄做任何事都不晚,重要的是面对真实的内心。
这些故事吸引我们的不再是男女主是否能圆满地在一起的那个结果,而是他们在如何在过程里纠结和成长,如何一步一步从生活的一滩浑水中重新打捞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