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节奏
怀特海认为人的心智发展是有周期的,根据人的心智发展,他把教育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在初始的浪漫阶段要自由的积累大量的感性的、直观的教育素材,形成一个广泛的联系。因为教育在根本上就是要根据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所思所想来进行,如果面对空无一物的头脑,教育将无所作为。
通过浪漫阶段的自由探索,学生会对知识的结构和体系产生好奇与兴趣,由此而进入学习的精确阶段,这一阶段仍然继续收集素材,但更主要是的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认识和分析。掌握知识的理论体系。学习什么是对的方法,什么是错的方法,还要学习精确的真理。这一阶段的学习方法主要以规训为主,也就是不断的练习,同时也辅以适当的自由。
当学生完全掌握了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系后,就进入了教育发展中的最后一个阶段,综合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而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以自由为主,即通过一定的想象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事实。
在教育过程中,这三个周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三个周期自始至终普遍存在,且相互关系,不可割裂,会交替居于主导地位。
具体的阶段:0-8岁是智力发展的幼儿期,完成获得感知到语言学习,这一过程受到的干扰较少, 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因为完美无缺。
8-12岁是青春期的浪漫,这是人类最重要的浪漫阶段,一个人的品性在此期间基本固化。一个人的青春期如何度过,胸怀什么样的抱负,拥有什么样的梦想,将会决定这个年轻人后面一生的道路。熟练运用母语,观察事物,安排事情。
12—15 是一个语言的精确学习阶段,科学的浪漫阶段。
15-16是语言的综合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这个时期需要集中注意力来进行科学方面的学习,而相对减少对语言学课程的关注。
大学阶段就是一个智力发展周期的综合阶段。大学阶段是一个给知识赋予力量的时期。
透过细枝末节来学习基本原理,形成内化的习惯的思维,以恰当的思维来解决相应的问题,将知识转化为力量,把孩子培育成人。
在大学阶段的最关键词是想象。通过想象将发现的规律检验用于具体的实践中,运用于新的领域,创造新的世界。想象的方向则是新,一是知识的更新叠代,二是知识应用的与时俱进。没有知识,只有想象力是傻瓜,没有想象力,只有知识,那是学究。大学的功用是把想象力与经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中学生的学习是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大学生则是培养从一般到特殊的具体应用。大学的职责就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
教育节奏的三个周期伴随的是自由与规训的关系:理想的教育中,规训是自主选择的,是真正有效的自我约束,而能不能做到自我约束取决于学生心智是不是真的自由。教育必须始于自由终于自由,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会在比较自由的氛围中产生,而胡乱的规训只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混沌。
智力发展的过程显示出一种节奏性,这种节奏包含着一种互相交织的循环,而整个过程作为发展中的小漩涡又受到一个具有相同特点的,更重要的循环周期的控制。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使用学生智力发展节奏的相应阶段。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大一个循环周期中的三个不同阶段之间的鲜明差异。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自始至终的存在,但交替的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交替形成了不同的循环周期。
教育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待,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成长靠的自己的自我发展内在驱动。一个人发展变化的创生性的内在动力总是源于他自己的内心深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完全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了艺术和审美。